ID: 23883793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5-11-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13316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经济,必修,选择性,编版,统编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一、选择题 1.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有人这样评价福特汽车的生产:“放上零件的人不用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儿,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它。”据此可知,福特的成功在于(  )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 C.垄断组织的产生 D.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下表是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这些数据说明德国(  ) 时间 1901年 190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汽车业工人人数 1 773人 12 430人 5万多人 年产量 884辆 5 547辆 2万辆 A.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B.正在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 C.政府全面干预推动汽车业发展 D.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地产商与零售商开始在城市郊区建造购物中心。购物中心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得以推广的直接原因是(  ) A.企业盲目扩展与利润丰厚 B.人口由城市向郊区聚集 C.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 D.郊区环境优美污染较少 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铁路总里程仅有2.18万千米,其中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能通车的公路仅8.08万千米,民用汽车5.1万辆;民航航线只有12条;我国的主要运输工具还是畜力车和木帆船等。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 A.未开启交通近代化进程 B.传统交通方式已被取代 C.现代运输能力相对薄弱 D.交通工具已能自主生产 5.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火车机车的型号命名经历了从“解放”型蒸汽机车到“建设”型蒸汽机车,从“东风”型内燃机车到“韶山”型电力机车,再到“和谐号”“复兴号”高速动车组的发展演变。这反映了(  ) A.社会发展的典型时代特征 B.科技是社会进步的唯一推动力 C.交通助力经济的迅速发展 D.高铁发展冲破传统运输的弊端 6.2019年,京张高铁正式通车运营,为北京冬奥会增添了色彩。京张高铁在全球首次全线、全专业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首次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列投入运营的智能高铁列车。这一成就体现了(  ) A.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 B.高速铁路拉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增长 C.中国铁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D.现代交通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趋势 7.1939年,美国大约有40家飞机制造商,可生产5 865架飞机。到1942年,美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用飞机制造国,在此期间,美国共生产了9.8万架轰炸机,近10万架战斗机等。此外,美国还生产了不少用于侦察、运输、通信和特种用途的飞机。这说明(  ) A.美国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B.美国航空业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 C.美国忽视民航业的发展 D.战争推动了美国航空制造业发展 8.1949年1月,中共中央明确指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1951年8月,重工业部提出了“3—5年由修理走向制造”的航空工业发展方案。提出该发展方案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航空工业是零基础 B.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C.培养航空人才需要时间 D.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农业基础薄弱 9.日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电车,日本铁路公司的电车只要晚1分钟,车内必定播放道歉的广播,而新干线的到达和出发时刻则是以15秒为单位设定的。这反映出日本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 A.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B.完善了城市交通规划体系 C.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D.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时尚化 10.2012年10月8日哈大高铁进入试运营阶段。哈大高铁、京哈高铁,犹如一条加速跑道,迅捷地串起东北四大城市,连通关内、关外,标志着“东北同城”的崭新生活即将开启。这表明(  ) A.新型交通工具的革新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B.中国的经济版图彻底地突破了地域界限 C.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正逐步形成 D.改革开放以来区域性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11.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