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5603

第三单元探秘水世界 过关检测 (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17625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九年级,2024,教版,化学,学年
    第三单元 探秘水世界 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D ) A.白糖 B.白酒 C.白醋 D.花生油 2.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B )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自来水 B.红糖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 4.溶液用途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纯净物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二者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D.氧气和液氧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6.要配制100 g 5%的NaCl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B ) A.烧杯、试管、玻璃棒 B.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C.烧杯、胶头滴管、漏斗 D.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7.有一瓶密封保存长期放置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瓶口附近的溶液较稀 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C.瓶底会有固体析出 D.瓶内各部分溶液的浓度都相同 由于溶液是均一的,各部分溶液浓稀程度相同,A、B错误;由于溶液是稳定的,只要外界条件不变,放多长时间,瓶底也不会有固体析出,C错误;由于溶液是均一的,所以瓶内各部分溶液的浓度都相同,D正确。 8.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              A.甲图表示称取7.5 g氯化钠 B.乙图表示量取42.5 mL水 C.丙图表示溶解氯化钠 D.丁图表示向试剂瓶中转移溶液 9.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结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则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 ) A.氢氧化钠 B.硝酸钾 C.氯化钠 D.硝酸铵 10.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 g水后变为10%,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B ) A.50 g B.10 g C.100 g D.40 g 11.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C ) 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 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通过过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 12.在某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将会( C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3.如图是教材中两个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两个实验均可以探究水的组成 B.实验②与a管相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 C.实验①中点燃氢气之前需要检验其纯度 D.实验②中a、b两管上方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实验①中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实验②中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两个实验均可以探究水的组成,A正确;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与正极的气体体积比为2∶1,根据图示可知,a、b两管上方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2∶1,则a为负极,B错误;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氢气之前需要检验其纯度,C正确;根据图示可知,实验②中a、b两管上方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D正确。 14.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