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6489

7.2《归园田居(一)》课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1532187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进退两途皆吾心 ———陶渊明《归园田居》 壹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贰 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叁 赏析写景之妙,掌握田园诗的艺术手法 肆 核心素养 理解诗人的隐士情怀,领悟其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和境界 导入 视频中的这位博主名为李子柒,刚才她用镜头向我们呈现了一段恬静安逸的田园生活,无数人看过她的视频之后都直呼想归隐田园,那么千年之前的古人归隐后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先生经过考证,认为:“园田居”乃渊明之一处居舍,其少时所居,地近南山,即庐山。他二十五岁前后离开此处,至五十五岁方重归“园田居”,大约三十年也。按照袁行霈教授的观点,题目的读法应该是“归/园田居”,应该是一个动宾短语。 解 题 活动一 感知“田园世界” 请同学们朗读诗歌,找出文中与“田园世界”和“尘俗世界”相关的词,并概括其特点 思考 田园世界 尘俗世界 丘山、旧林、故渊、自然 尘网、樊笼 拘束、繁忙 自由、悠闲、诗意 活动二 赏析“田园世界” 从抓意象、绘诗境、抓关键词、析手法、明背景、对比阅读等角度来赏析田园世界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晋时的十余亩,约合今天的七亩地,按当时的生产力,年产粮约两千多斤。这对陶渊明七口之家来说,实在不能算多。 据《考工记》记载:"葺屋三分。"《疏》曰:"谓屋南北深一丈二尺。"换算成今天的面积,八九间共九十多平方米。一家七口住,有点拥挤。 透过十余亩方宅、八九间草屋,我们能看见一个怎样的陶渊明? 所谓"方宅十余亩"的园田居,应该是一处对现实生活而言"不大",而在陶渊明心里却觉得"不小""足够"的居所。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乐守清贫 怡然自得 “荫”,《辞海》相关义项有:①遮蔽。"荫"字写树木茁壮,枝叶繁茂,草屋掩映于其中。②庇护。"荫"的"庇护",好像写出了榆柳脉脉含情、庇护着房子。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罗" ,分布、陈列、排列之义,是说桃李等树木排列在堂前。然"罗"的施动者是桃李,其中就有主动呈现之意。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为何诗中写“榆柳桃李”,却不写“松柏梧桐”? 榆柳桃李,是农家常见的树,榆柳素淡,桃李浓艳,相映成趣,体现出生活的气息。 而松柏梧桐,在传统文化里多象征品性高洁、坚贞不屈。 此处诗人是要表达回归田园的悠然心境,所以选用榆柳桃李。 补充 选用何种意象要根据意象的内涵和诗人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定。 "暧暖"写远处树木掩映之下的村庄,在暮色之中模糊不清的样子。 "依依"写炊烟轻柔缓慢地飘升,写得形象生动。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依依"可以换成"袅袅"吗? "依依"还有"依恋""留恋"的意思,比如成语"依依不舍"。用"依依"好像是在说"炊烟也舍不得离开村庄,它缓缓地向上飘升,似乎不忍离去",把炊烟拟人化了,更有人情味。"袅袅"就不包含这层意思。 傍晚时分,暮色渐起,远村昏暗,炊烟袅袅。诗人立在那儿,凝神远眺,只能看到遥远村落模糊的轮廓,还有几缕淡淡的青烟。他默默地伫立在那里,时间停止了,心灵从来没有这么平静与自由过。那种淡远静穆之感油然而生。 沉浸式体验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通过"狗吠"和"鸡鸣",衬托出环境的幽静。这里是动景,那么前面就是静景。(以动衬静)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为什么作者偏偏选择描写“狗吠”“鸡鸣”? 因为鸡、狗是农村常见的家禽牲畜,能写出诗人对归园的亲切感,写出乡村的恬静安适。在诗人看来,这种简朴的田园生活就是合乎人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