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 ①雁荡山险峻奇绝,刀削斧劈(pǐ)般的山崖直插云宵,山间怪石嶙峋,尽显大自然的( )。②大运河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船只,宛如一位饱经沧(chāng)桑的智者,见证了南北文化的交溶。③西湖则如温婉佳人,颔(hàn)首浅笑间尽显柔美风韵,湖光山色令游人( )。④它们如同无声的诗篇,隽刻在浙江的大地上,诉说着亘(gèng)古不变的传奇。 1.标序号的句子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句①“云宵”应为“云霄”,“刀削斧劈(pǐ)”应为“刀削斧劈(pī)”句②“沧(chāng)桑”应为 “cāng”;“交溶”应为“交融”,句④“隽刻”应为“镌刻”,“亘(gèng)古”应为“gèn”。 2.填入语段中两个括号内的成语,都正确的一项是 A.巧夺天工 叹为观止 B.鬼斧神工 流连忘返 C.匠心独运 望洋兴叹 D.钟灵毓秀 拍手称快 【答案】B 【解析】第一空形容大自然的杰作,“鬼斧神工”指自然力量的神奇,符合语境;“巧夺天工”“匠心独运” 强调人工,“钟灵毓秀”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均不恰当。 第二空形容游人对西湖的迷恋,“流连忘返”指留恋不舍,符合语境;“叹为观止”侧重赞叹,“望洋兴叹” 含无奈,“拍手称快”指正义伸张,均不恰当。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3-4题。 ①“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连续几天下雨,整个田野都被禾苗的绿色填满了。②“咚!咚!咚!”禾田里传来一连串鼓点声,③那是董鸡(鸟类,秧鸡科董鸡属)的叫声。大约五百米外,灌木丛与秧田之间,一只黑色大鸟正气宇轩昂地站在田埂上。④这位家乡的“老朋友”低头伸脖,脑袋像锤子一样在空中频频敲打着。 在秧鸡家族中,董鸡 , , , 。若被惊到了,董鸡便会呼啦啦地飞起来, , 。 3.对语段画线句标点符号及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古诗句使语段更具诗意和画面感。 B.第②句中三个拟声词后都用了感叹号,突出董鸡叫声的短促、突然。 C.第③句的括号表示对“董鸡”进行注释,介绍董鸡的相关知识。 D.第④句的引号表示着重强调,体现作者对董鸡熟悉且怀有亲切感。 【答案】D 【解析】第④句这里的“老朋友”并非指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朋友,而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对家乡某一事物(结合“低头伸脖,脑袋像锤子一样敲打”的描述,可能是某种动物、植物或具有类似形态的物体)的亲切称呼。引号的使用,强调了这个称呼并非其本义,而是赋予了特殊的情感色彩和形象化的意义,让表达更生动有趣。 4.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落在更远处的禾田里消失了 ②十分机警 ③飞行时脑袋和双脚一前一后伸得笔直 ④算是大个子 ⑤只有晨昏或阴天时会在相对开阔的地带活动 ⑥可胆子却很小 A.⑤⑥④③②① B.⑤③②④⑥① C.④②⑥①⑤③ D.④⑥②⑤③① 【答案】D 【解析】前四句描述董鸡的特征:先总说“大个子”④,再转折“胆子小”⑥,接着具体表现“机警”②及活动时间⑤;后两句写受惊后飞行状态③及结果①,逻辑连贯。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5-6题。 儒家对人利用自然持肯定态度,但同时要求“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礼记》讲“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教导人们要按照自然规律有限度地索取、有节制地使用禽兽草木等物产资源。①无论是节用而为,还是适时而动,中国哲学、中国文化都更加重视和谐、平衡、协调。②现代生态文明思想合理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发展观。③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满足人类自身需要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④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