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新时代高中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B卷) 一、单选题 1.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在随葬品方面,有些墓有精致玉器以及代表财富的猪头骨(如神木、陶寺),而有些墓则空无一物,形成强烈的对比。这表明此时期( ) A.私有观念尚未形成 B.宗法制度逐渐形成 C.早期国家已经出现 D.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2.以下是某时期洞庭郡行政管理体系示意图。该时期是(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3.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项羽生平时,力图还原历史,塑造一个性格多面、情感复杂的悲剧英雄形象。而班固在《汉书》中将项羽塑造成负面的形象,凸显其残暴、贪婪的一面。这主要是由于两者( ) A.史学素养的高低 B.治史观念的差异 C.史料占有的多寡 D.阶级立场的不同 4.司马睿建立东晋之初,琅邪王氏当权,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说明当时( ) A.士族专权现象严重 B.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C.士族势力走向衰弱 D.察举制带来很大弊端 5.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正确运行程序是( ) A.中书省→六部→门下省→尚书省 B.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六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D.尚书省→六部→中书省→门下省 6.《辽史百官志》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契丹采取“一国两制”根本原因是 A.契丹与汉族风俗习惯不同 B.契丹与汉族矛盾尖锐 C.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实行民族分化的政策 7.据《通志》记载,隋唐以前,“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五代之后,“婚姻不问阀阅”。到了宋代,婚娶风气进一步改观,出现了“娶妻不问门户,直求资财”的现象。这反映宋朝( ) A.儒家思想深入社会生活 B.传统四民等级观念瓦解 C.社会成员身份完全平等 D.门第等级观念趋于淡化 8.元朝在行省区域划定上,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这种设置( ) A.扩大了统治疆域 B.抑制了地方凭险割据 C.缩小了地区差距 D.妨碍了商品长途贩运 9.1421一1423年,郑和护送十六国使臣回国,为结识沿途的小国政要,郑和在宝船上设宴招待他们,并赐以丝、瓷、铁器等物品。当地原住民赠送给郑和大量的香料、药材、象牙、染料等珍品奇兽。这反映出( ) A.明朝国力强盛威慑诸国 B.明朝海外贸易十分繁荣 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交流 D.郑和致力于开拓殖民地 10.明朝中后期,江南和华北地区形成了大面积的植棉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集中发展蚕桑业,福建、广东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作物的种植。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小农经济日趋解体 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 C.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11.雍正年间,有秘密奏事权的官员增加到一千多人,不限品秩而且奏事官员相互不知,“一切听闻皆可上报”,直达御前,由皇帝亲自批答。材料表明,“秘密奏事权”的实行( ) ①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②强化对官僚机构控制 ③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④加强皇权专制统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1684年,设立台湾府;1757年,平定噶尔丹叛乱;1727年,派遣驻藏大臣;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以上历史事件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制度的创新 B.文明的碰撞 C.版图的巩固 D.宗教的冲突 13.通商五口开放之初,西方资本家“欣喜若狂”,拼命向中国输出商品。结果使广州、厦门、上海等口岸的洋货大量积压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