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曹 操 学习目标 1.了解曹操及诗歌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理解诗歌大意,把握曹操“忧”的内涵。 3.鉴赏诗歌中的用典及比兴等艺术手法。 4.体会诗人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建安风骨”的开创者和倡导者,风格慷慨悲凉。 钟嵘《诗品》: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作者简介 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苏洵: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 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武帝纪》)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众说曹操 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和女诗人蔡琰。 曹操亲率号称八十万的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统一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了,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原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赋此《短歌行》。 背景资料 歌行体: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行”是乐曲的意思。因汉魏以前的乐府诗题为“歌”和“行”的颇多而得名。其章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取五言、七言、杂言的固体,亦称古诗、古风。 “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 “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 是就歌词音节长短而言,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解 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p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kǎi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但为wèi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yōu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u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yàn,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zā,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 曹操 初读诗歌 要求: 1.读准字音,读出情感;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2.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诗眼?) 忧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研读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