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9045

2025-2026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122张PPT)

日期:2025-10-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86862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122张,课件,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本书
  • cover
(课件网) 《红星闪耀中国》 怎样读红色经典作品 2025-2026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铜墙铁壁 新闻封锁 一个特殊的年代 未解之谜 红军? 苏维埃? 共产党的政策? 有这样一个人 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 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 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30卷胶卷 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 有这样一本书 中国 万千青年 走上革命之路 加拿大 白求恩 毅然奔赴抗日前线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 【学习目标】 1. 浏览目录,了解作品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 选读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了解人物故事,初步感受红军的精神。 3、通过专题探究,感知书中的内容。 书名:《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埃德加·斯诺 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易名原因是: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 体裁:纪实性报道作品 特点:客观性、真实性 创作目的:因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被封锁,为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1936年作者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保安、深入根据地。 解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的象征。 题目含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红色中国解谜之旅 一部经典的新闻作品 一个大胆的历史预言 《红星照耀中国》 畅销的原因 第一、《西行漫记》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是公认的国际报告文学佳作。真实是他畅销不衰富有魅力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第二、《西行漫记》以作者自己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用丰富的事实材料进行全面综合的报道,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和引人入胜的能力; 第三、《西行漫记》是一部忠于客观事实的综合报道,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书中充满激情的政论是他富有魅力畅销不衰的另一因素; 第四、《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很擅长在叙事中穿插自己的评述和议论,调动各种文学手法对人物和事件做异常生动的描述,十分注意形象化的描述,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 作者:埃德加·斯诺(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红星照耀中国》是他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作者介绍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种种不实的谣言,千方百计地严密封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一切消息,所以中国革命的真相,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也完全是一个难以猜测的“谜”。为了揭开这个举世之“谜”,斯诺决心秘密前往苏区。在得到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两家报纸的赞同支持后,经宋庆龄和华北地下党组织的具体帮助和安排,斯诺于1936年6月满怀喜悦之情,带着一封用隐显墨水写的致毛主席的介绍信,加上“两只照像机,二十四个胶卷,还有足够的笔记本,”极为秘密地从西安出发,开始了影响他一生的“陕北之行”。 在斯诺访问期间,他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本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