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章末综合练 核心考点概览 教材图片解读 1 (2分·教材图15.1-7原创)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摩擦起电过程创造了电荷 B.摩擦后吸管带负电荷,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 C.摩擦后吸管能吸引纸屑,是因为吸管带了电荷 D.用餐巾纸摩擦另一根相同的饮料吸管,靠近它会发生吸引现象 2 (2分·教材图15.2-3原创)如图所示用导线把灯泡、开关、电池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后,灯泡亮起来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灯泡持续发光是因为有电流不断地流过灯泡 B.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C.开关断开时电流截断,但开关两端还有电流 D.要使灯泡发光,则电路中必须有干电池或其他提供电能的元件 重点实验专练 实验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3(4分·2022·大连中考)某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时,将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L1、L2串联起来,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根据实验电路图,用笔画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起来,电流表测A处电流。 答: (2)该同学连接好电路后,用开关“试触”观察到电流表指针迅速偏转到零刻度线左侧,则他连接的电路存在的问题是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L1灯不发光,L2灯发光。该同学猜想可能是L1灯被短路了。他拿来一根导线进行检验,根据看到的现象判断出他的猜想是错误的。 请写出他检验时的做法及观察到的现象。 做法: 将导线并联在L1灯两端 。 现象: 观察到L1灯不发光,L2灯发光,电流表示数变大 。 4(6分·2024秋·沈阳期末)如图甲是“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的实验电路。 (1)小闽刚正确连接完电路,两个灯泡就立即发光,其原因是连接电路时 开关没有断开 ; (2)小闽换用不同的电源,多次实验测得通过L1、L2的电流都相等,于是得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小闽的设计存在不足,请写出改进的方法: 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继续实验 ,该做法的目的是 总结普遍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 ; (3)改进实验方案后,将电流表正确接入C点和A点,发现电流表指针均指在图乙位置,则通过灯L2的电流为 0.3 A,L1的电流为 1.2 A; (4)在某次测量中,若灯L1发生断路,则A点电流将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辽宁·全国真题精练 考点一 两种电荷 5(2分·2022·朝阳中考)如图所示,气球与头发摩擦,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气球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 B.气球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 C.气球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 D.气球与头发因带有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6(3分·2022·本溪中考)如图为小奇自制的验电器。用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金属丝时,金属箔因为带 同 种电荷而张开,接触瞬间电流方向从 金属丝到橡胶棒 (选填“橡胶棒到金属丝”或“金属丝到橡胶棒”)。用带电橡胶棒靠近纸屑,纸屑被吸引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7 (2分·2023·阜新中考)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若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 正 电荷,这个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 考点二 电路和电流 8(2分·2022·阜新中考)下列电路图中,能正确测量通过灯L2电流的电路是(C) 9(2分·2023·盐城中考)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灯泡都不发光。为了寻找灯泡不亮的原因,将一根完好的导线一端固定在电源正极,另一端依次接触a、b、c、d四个接线柱,发现只有与d接线柱接触时灯泡L1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断路,位置可能是(D) A.导线① B.开关 C.导线② D.灯泡L2 10(2分·2023·锦州中考)试卷在印刷厂“诞生”时,由于 摩擦起电(静电) 现象会使印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