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2935

10.2《师说》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65946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了解韩愈生平及本文写作背景,了解文体知识。 2.掌握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辩证思考本文的现实意义,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 学习目标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 祖籍河北昌黎,后人称其“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 谥号“文”,后世称韩文公。 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亦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明人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苏轼对韩愈的历史成就总结《潮州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第一句“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意思是:他的文章使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到振兴。指得就是韩愈的文章胜过前八个朝代,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韩愈倡导的唐代古文运动,不仅仅是要写些好文章,而且应该学习先秦两汉的文章,用“圣人之文载圣人之道”,意思是说写文章不要老追求形式、追求那种骈体文,要写直抒胸臆、抒发人的自然情感的文章,用这些文章来说“圣人之言”,“文以载道”就是用这些文章来传播“圣人之道”,传播能治国救民的真理,这就是“儒学之道”。 第二句“道济天下之溺”意思是:他对儒道的宣扬,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韩愈在中唐掀起的古文运动,实际上就是儒学的复兴运动。中唐时期,很多知识分子都在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安史之乱?盛唐为什么不再?他们认为就是因为儒学的纲纪不振。所以韩愈认为要复兴“儒学”,通过儒家学说凝聚人心、重塑人心、再造灵魂。“道济天下之溺”指的是其文关注民生,关注现实,有着杜甫一样忧国忧民的情怀。 第三句“忠犯人主之怒”,韩愈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拍马屁,只会说真话,只会说真理,坚持自己的原则。 最后一句“勇夺三军之帅”,韩愈曾经跟随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他是“唐宋八大家”里唯一一个真正上前线打过仗的人。 古文运动 “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和汉朝的散文质朴自由,不受格式拘束。“骈文”是指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的文体。骈文中虽有优秀作品,但大量的是形式僵化,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苏轼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 韩愈3岁丧父,受兄韩会抚育,兄死后跟嫂嫂、侄儿艰难度日。韩愈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登进士第后,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节度使幕府任职。 任监察御史时,关中大旱,饿殍遍地,京兆尹李实封锁消息,谎报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韩愈愤怒之下上书论天旱人饥状,遭李实等谗害,被贬为阳山令。后获赦北还,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 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论佛骨表》极力劝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回朝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