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3223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四)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43133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试题,语文,预测,模拟,学期
    玉溪一中 2025—2026 学年上学期高三适应性测试(四) 语文试题评分参考 一、阅读(72 分) (一)(19 分) 本文聚焦中国县域经济崛起现象,通过消费升级和旅游发展双维度展开分析。材料一以 数据为支撑,揭示县城消费市场的三大特征:居民消费能力被低估、服务消费快速增长、创 业成本优势显著;材料二则通过旅游案例,展现县域“小而美”的文旅潜力。两则材料共同 勾勒出县域经济“低成本高活力”的发展逻辑,反映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新趋势。 1.(3 分)D 2.(3 分)C 3.(3 分)A 4.(4 分) ①县城交通设施持续改善,出行网络畅通。②县城人口不断增长,百姓消费升级,消费 能力强劲。③县城创业成本低。④县城网络电商平台渗透率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5.(6 分) ①小镇青年是就业的主力军,应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②小镇青年是创业的生力军,他 们喜欢新业态,应激励他们自主创业,丰富县城市场结构,与一、二线城市接轨。③小镇青 年思想灵活,“进过城”的青年又增长了“见识”,应鼓励他们为县城发展旅游等产业建言 献策,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二)(18 分) 小说以“报喜”为题,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乡村振兴中的真实与虚假。前段揭露李主任 虚报政绩、欺上瞒下的腐败现象,后段刻画洪霞实干为民、开拓创新的新形象。作品巧妙运 用象征(老牛/铁牛)、对比(虚假汇报/真实困境)等手法,展现了基层治理的复杂性。通 过小王举报、洪霞改革两条线索,讴歌了坚守良知、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结尾男友的态度 转变,暗示乡村振兴的感召力。全文叙事流畅,人物形象鲜明,既有批判力度,又充满希望, 是一篇反映新时代农村变革的现实主义佳作。 6.(3 分)D 7.(3 分)B 8.(4 分) ①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完整,丰富了小说人物关系的层次感,更具生活温度;②从侧 面烘托洪霞的决心和能力,使洪霞的担当精神具象化;③能够切实的感受到桃源村的变化, 说明桃源村发展的真实性;④呼应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乡村振兴事业中,深化乡村振兴需要 语文试题评分参考第 1页(共 7页) 实干者,也能成就奋斗者的主题。 9.(6 分)示例: 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奉献精神;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民本精神; 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奋斗精神;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干精神; ⑤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求知精神。 (三)(20 分) 10.(3 分)CEG 11.(3 分)C 12.(3 分)D 13.(8 分) (1)(4 分) 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出嫁以后没有孩子,便被休回到娘家来住,她也因为贞节和聪 明被人称赞。 (2)(4 分) 多方面学习,详细的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白地分辨,切实地之行。 14.(3 分)示例: ①多读多记,深切领悟。贾逵“暗诵六经”“且诵且记”,乃至“诵经口倦”,终以“舌 耕”成名;何休广泛涉猎,“莫不咸诵”,且有独到感悟,被誉为“学海”。这种含咏读书 法值得我们学习。②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戴圣的“五之”学习法,涵盖了治学的方方面面, 值得我们借鉴。③坚定目标,持之以恒。戴圣强调求学过程中要有顽强毅力,以及不达目的 决不罢休的执着精神。这种毅力与恒心也是学有所成必不可少的因素。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贾逵五岁的时候,聪明伶俐,智慧过人。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因为嫁给韩瑶后没有 子嗣,便回到娘家居住,她也因为贞节和聪明被人称赞。听到邻家读书,她每天早晚都抱着 贾逵隔着篱笆墙来听。贾逵安静地听着不说话,姐姐也因此感到高兴。到了贾逵十岁的时候, 他便能默诵《六经》了。姐姐对贾逵说:“我们家境贫困,从来没有请过教书先生来家里, 你从哪里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书,而且还能背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