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3455

7.1《短歌行》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242992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语文,高中,统编,PPT,36张
  • cover
(课件网) 短歌行 汉乐府旧题 因其声调短促,故名。 多为宴会上唱的乐曲。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语言特色:四言,质朴刚健,运用比兴 手法,化用典故或引前人诗句表达心志。 3.思想感情:曹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 及建功立业的渴望。 4.背诵《短歌行》全诗 乐府 一、官方机构(音乐机构) 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机构。 公元前112年,乐府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用来训练乐工,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二、诗歌体裁 1.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代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2.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乐府诗的体裁 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 行:《兵车行》(杜甫)《长歌行》《十五从军行》    吟:《白头吟》(卓文君)《秦中吟》(白居易)  引:《李凭箜篌引》(李贺) 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此外还有:谣、辞、操、弄、咏等 建安文学 公元196年,曹操奉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建安”,挟天子以令诸侯,企图重建统一大业。他招纳才士,在北方形成一个文学中心。建安年代及其相前后的文学创作,习惯上称为“建安文学”。曹操和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是建安时代文坛领袖,他们以特殊的身份,吸引文人(后有“建安七子”),开创一代文学风气。作品把忧伤时乱、感叹人生、渴望功业的情感糅合在一起,使得建安文学具有异乎寻常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悲凉慷慨的时代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李白有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 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阮瑀、应玚、刘桢昂 曹操(155—220) 东汉末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qiáo(今安徽亳州)人 谥武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 建安风骨: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yǔ、应yīnɡ玚yáng、刘桢 关于曹操 最得意的政治策略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最成功的军事行动是官渡之战, 最失误后悔的事件的是放走刘备, 最惨痛的失败是在赤壁之战, 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 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 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 最无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曹操 (155-220) 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已经54岁,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 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设酒宴请诸将,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题 解 《短歌行》 是汉乐府曲调名,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曹操《短歌行》共二首,其中第一首非常著名。此诗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全诗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为曹操的代表作之一。 什么叫短歌 在《乐府解题》中,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 长歌 热烈奔放、慷慨激烈 短歌 节奏短促、微吟低徊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1.听朗读,注意字音,跟着默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p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但为wèi君故,沉吟至今。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