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1) 1. 经历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知道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意义. 2. 熟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形式及符号特征,并能利用该公式进行求值、计算. 活动一 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前面我们学习了诱导公式,利用它们对三角函数式进行恒等变形,可以达到化简、求值或证明的目的.这种利用公式对三角函数式进行的恒等变形就是三角恒等变换.观察诱导公式,可以发现它们都是特殊角与任意角α的和(或差)的三角函数与这个任意角α的三角函数的恒等关系.如果把特殊角换为任意角β,那么任意角α与β的和(或差)的三角函数与α,β的三角函数会有什么关系呢?本节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思考1 如果已知任意角α,β的正弦、余弦,能由此推出α-β的余弦吗?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差角的余弦公式 cos (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简记为C(α-β) 适用条件 公式中的角α,β都是任意角 公式结构 公式右端的两部分为同名三角函数积,连接符号与左边角的连接符号相反 思考2 你能利用差角的余弦公式求cos 15°的值吗? 例1 利用公式C(α-β)证明: (1) cos =sin α; (2) cos (π-α)=-cos α. 活动二 给角求值问题 例2 (1) cos 的值为( ) A. B. C. D. - (2) 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cos 75°cos 15°-sin 75°sin 195°; ②sin 46°cos 14°+sin 44°cos 76°. 化简下列各式: (1) cos (θ+21°)cos (θ-24°)+sin (θ+21°)·sin (θ-24°); (2) -sin 167°·sin 223°+sin 257°·sin 313°. 解含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式的求值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1) 把非特殊角转化为特殊角的和或差,正用公式直接求值. (2) 在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诱导公式,构造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结构形式,然后逆用公式求值. 活动三 给值(式)求值问题 例3 已知sin α=,α∈,cos β=-,β是第三象限角,求cos (α-β)的值. 思考3 若已知α+β和β的三角函数值,如何求cos α的值? 思考4 利用α-(α-β)=β可得cos β等于什么? 已知α,β∈,且sin α=,cos (α+β)=-,求cos β的值. 给值求值的解题思路: (1) 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进行条件求值时,关键是“变式”或“变角”构造公式的结构形式. (2) 常用的变角技巧有α=(α+β)-β,β=(α+β)-α,α+β=(2α+β)-α,α+β=(α+2β)-β,α+β=-等. 活动四 给值求角问题 例4 已知sin (π-α)=,cos (α-β)=,0<β<α<,求角β的大小. 已知α,β均为锐角,且cos α=,cos β=,求α-β的值. “给值求角”问题,实际上也可转化为“给值求值”问题,求一个角的值,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1) 求角的某一三角函数值; (2) 确定角所在的范围(找一个单调区间); (3) 确定角的值.确定用所求角的哪种三角函数值,要根据具体题目而定. 1. cos 等于( ) A. B. C. - D. - 2. (2024太原月考)cos 77°cos 32°+cos 13°sin 32°等于( ) A. B. - C. D. - 3. (多选)(2024辽宁实验中学期中)若α∈[0,2π],sin sin +cos cos =0,则α的值是( ) A. B. C. D. 4. (2024南昌月考)已知cos =-,-<θ<,则cos θ= . 5. 已知cos α=,α∈. (1) 求cos 的值; (2) 若sin (α+β)=-,β∈,求β的值.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2) 1. 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 会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计算等. 3. 熟悉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灵活运用,了解公式的正用、逆用以及角的变换的常用方法. 活动一 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