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6002

6.1《老子》四章课件(共6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983770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李耳 老子四章 导入新课 导入 宇宙即广宇自然。 所有空间、时间、物质以及事物的总称。 导入新课 导入 宇宙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导入新课 导入 自20世纪以来宇宙大爆炸学说一直被主流科学界公认为其起源理论。 导入新课 导入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约138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 导入新课 导入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导入新课 导入 距今约2500年的老子,却早就道出了天地之间最大的玄机。与大爆炸理论何其相似! 导入新课 导入 “道”是世界的本原; “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法则。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导入新课 导入 今天我们就走近被神化的老子,走近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峰———《道德经》! 学 习 目 标 语言建构 与运用 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把握文章内容。 文化传承 与理解 理解“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的关系,理解老子的辩证哲学。 审美鉴赏 与创造 理解文中老子的思想和道家的观点。探究道家文化的现实意义,传承其中积极、优秀之处。 课前预习 走近作者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课前预习 走进作者 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 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课前预习 道德经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课前预习 道德经 《道德经》五千言,篇幅不长,论述精辟,意义丰富,思想深邃。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用朴素的辩证思维构建起独特的理论体系,被誉为万经之王。有人认为《道德经》《易经》和《论语》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课前预习 道德经简评 老子的思想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尼采 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 《老子》之书,上可以明道,中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 ———魏源 课前预习 老子思想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