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1182

3.2《蜀相》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43057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而盛行于唐宋时期。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常见的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句平仄相间,上下句平仄相对,每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 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诗歌,感受七言律诗的凝练之美,分析关键词语的深层意蕴。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景物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以乐景衬哀情”的艺术手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诗人生平和写作经历,学习律诗的相关知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交代对象 表达情感 点明题材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据,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yáo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几句诗是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和赞美。 蜀汉丞相,诸葛亮 敬佩 缅怀 咏史怀古诗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念奴娇·赤壁怀古》。 常见标题:1.标题中有古迹名、古人名。 2.在古迹或古人前加“咏”“咏———等。 3.在古迹或古人后加“怀古”等。 常见内容:古人———对比失落,同病相怜 名地———昔盛今衰,世事变迁 国家———国运衰微,总结教训 统治者———荒淫误国,引以为戒 常见情感: 1.怀人伤己,怀古伤己(对比失落型 同病相怜型) 2.怀古伤今(昔盛今衰之感伤;物是人非,世事无常之叹) 3.理性反思,站在历史的高度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观点或看法,启迪世人。(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冷静理性思考,论古之得失,启迪世人) 常见手法:用典、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咏史抒怀、借古讽今等 常见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杜甫:字子美,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被尊为“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家世:十三世祖杜预,西晋名将,经学大师。祖父杜审言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杜闲曾为兖州司马、奉天县令。对此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杜甫常引以为自豪,说“奉儒守官,未坠素业”。 时代特点:唐帝国由盛转衰。经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目睹开元盛世,身经安史之乱。 读书壮游(35岁之前) 杜甫聪颖早慧,7岁能诗,9岁善书,14岁出入翰墨场,称誉时辈 。20岁起,结束读书生活,开始壮游:吴越、齐赵、梁宋等地。与李白、高适先后相遇。李杜之交,世传佳话。这时期杜甫年少时过了几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乐观自信,奋发向上,有豪情壮志,诗呈现浓郁浪漫色彩。留下的诗篇以《望岳》为代表。 困守长安(35-44岁) 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政治理想,长安求仕。玄宗“召征天下士人有艺者”,李林甫制造“野无遗贤”骗局,成为受害者。理想落空,生活困顿,忍辱含悲,向达官贵人奔走献赋,乞求援引,但无明显效果,穷愁潦倒。长安苦等10年,得小官,看守兵甲器仗,掌管门禁钥匙。回奉先探家,写《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一时期的杜甫接近人民,看到民生痛苦,社会黑暗,诗风走向现实主义。写了很多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兵车行》《丽人行》等产生,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成熟。 陷贼与为官(44—48岁) 天宝十四载,安史乱发。杜甫开始颠沛流离生活,和难民流亡。肃宗即位。杜甫认为国家有希望,将家小寄寓羌村,只身奔灵武。途中为叛军虏回长安。官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