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6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情 境 导 入 第6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从因式分解法可知,方程(x-x1)(x-x2)=0(x1,x2为已知数)的两根为x1和x2,将方程化为x2+px+q=0的形式,你能看出x1,x2与p,q之间的关系吗? 把方程(x-x1)(x-x2)=0的左边展开,化成一般形式,得方程:x2-(x1+x2)x+x1x2=0 这个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p=-(x1+x2),常数项q=x1x2. 于是,上述方程两个根的和、积与系数分别有如下关系: x1+x2=-p,x1x2=q. 思考 情 境 导 入 算一算 解下列方程并完成填空: (1)x2+3x-4=0; (2)x2-5x+6=0; (3)2x2+3x+1=0. 一元二次方程 两 根 关 系 x1 x2 x2+3x-4=0 x2-5x+6=0 2x2+3x+1=0 想一想 方程 的两根x1和x2与系数a,b,c 有什么关系? -4 1 2 3 -1 x1+x2=-3 x1 · x2=-4 x1+x2=5 x1 · x2=6 x1 · x2= 新 课 探 究 第6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根据求根公式可知, 由此可得 因此,方程的两个根x1,x2和系数a,b,c有如下关系: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方程的两个根x1,x2和系数a,b,c有如下关系: 总结归纳 注意:满足上述关系的前提条件 b2-4ac≥0.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韦达,1540年出生于法国的波亚图,他把符号系统引入代数学对数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代数学上的功绩,称他为“代数学之父”. 历史上流传着一个有关韦达的趣事:有一次,荷兰派到法国的一位使者告诉法国国王,比利时的数学家罗门提出了一个45次的方程向各国数学家挑战.国王于是把这个问题交给韦达,韦达当即得出一正数解,回去后很快又得出了另外的22个正数解(他舍弃了另外的22个负数解).消息传开,数学界为之震惊.同时,韦达也回敬了罗门一个问题,罗门一时不得其解,冥思苦想了好多天才把它解出来. 韦达研究了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在一元二次方程中就有一个根与系数之间关系的韦达定理.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例4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下列方程两个根x1,x2的和与积. (1)x2-6x-15=0 (2)3x2+7x-9=0 (3)5x-1=4x2 解: (1)x1+x2=-(-6)=6,x1x2=-15. (3)方程化为4x2-5x+1=0, 注意:(1)不是一般式的,要化成一般式. (2)在方程有实数根的条件下应用,即b2-4ac≥0.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例5 已知方程3x2-18x+m=0的一个根是1,求它的另一个根及m的值. 解:设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x1、x2,其中x1=1. 所以:x1+x2=1+x2=6, 即:x2=5. 由于x1x2=1×5= 得:m=15. 答:方程的另一个根是5,m=15.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不解方程,求下列方程两根的和与积: (1)x2-3x=15 (2)3x2+2=1-4x (3)5x2-1=4x2+x (4)2x2-x+2=3x+1 练习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练习 2.方程 x2+2kx+k2-2k+1=0 的两个实数根 x1,x2 满足x12+x22=4,则k的值为_____. k=1 解析:由x12+x22=x12+2x1·x2+x22-2x1·x2=(x1+x2)2-2x1·x2=4,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到一个关于k的方程,从而求得k的值.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练习 解:(1)∵一元二次方程 , ∴无论为任何非零实数,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3.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 (1)求证:无论为任何非零实数,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且 x1-x2=2,求a的值.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