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4年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 的形式。(2分)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夭夭:茂盛的样子,这里形容桃树。 灼(zhuó)灼(zhuó)其华:灼灼,鲜花盛开的样子。 华:通“花”,这里指桃花。 之子于归:之子,这个人,这里指这位新娘。于归,出嫁。 “于”即“往”,从此处到彼处叫“往”。归,往夫家叫“归”。 宜其室家:宜,善,适宜,适合。 室家:与下文“家室”“家人”同义,指丈夫的家庭及家族。 有蕡(fén)其实:蕡,硕大,肥大。有蕡,即蕡蕡,这里形容桃子硕大。 实:果实,这里指桃子。蓁(zhēn)蓁(zhēn):叶子繁茂。 桃之夭夭,灼(zhuó)灼(zhuó)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树生长得多茂盛,桃花开得真鲜艳。这个女子要出嫁了,一定会给丈夫家带来和顺。 第一章写这位新娘长得非常漂亮,就像盛开的非常鲜艳的桃花。写桃树“夭夭”,也可以让人联想到桃树的姿态像个漂亮的女子。然后作者联想到,丈夫家迎娶这样一位美丽的新娘,一定会给家庭带来和顺。用桃花比喻新娘的美,“华”字是字眼。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树生长得多茂盛,桃树上结满了大桃子。这个女子要出嫁了,一定会给丈夫家带来和顺。第二章写这位新娘身体长得非常结实,就像桃树接满了硕大的桃子。作者联想到,这位新娘一定能生个胖娃娃。桃树结满了桃子,使人联想到女子生孩子。用果实桃子比喻孩子,“实”字是字眼。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zhēn)。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树生长得多茂盛,叶子郁郁葱葱。这个女子要出嫁了,一定会给丈夫家带来和顺。第三章写桃树的树叶非常茂密,作者就联想到,这位新娘生育能力一定很强,一定能生很多孩子,就像桃树长出非常多的树叶一样。桃树,桃花,果实,叶子,是有变化的,象征着越来越美好,古人认为孩子多才是幸福的,叫做人丁兴旺。用树叶比喻孩子多,“蓁”是字眼。 [答案】 【1】重章叠句 【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中华民族有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读了这2首诗,学了这个单元,你对劳动有什么新的认识?谈谈你的思考。 讨论:什么是劳动? 袁隆平、张秉贵、钟扬、采芣苢的人、收麦的人都是劳动者。那么学习是不是劳动?体育锻炼是不是劳动?玩电子游戏是不是劳动?抢银行是不是劳动?为什么? ①劳动是任何心智或身体上的努力,部分地或全部地以获得某种好处为目的,而不是以直接从这种努力中获得愉快为目的。(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版第84页) ②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③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卷网-2004版第201—202页) ———劳动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支出,必须提供对他人的有用性。学习和体育锻炼,主要提供的是对自己的有用性,所以不应该算劳动。但是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就应该算劳动。玩电子游戏主要获得自己精神上的愉悦,当然也不算劳动。犯罪行为对整个社会构成危害,也不是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