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2364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50740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4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导入 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 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选自《论语》的文章,一起感受孔门几位弟子的理想抱负,看看他们是怎么“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四个弟子的“志”各是什么,把握文中所展现的鲜明的人物个性。 审美鉴赏与创作:理解孔子为何“哂”由而“与”点,体会孔子的政治理想。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了解孔子的政治理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在动乱的春秋时期,为实现他辅国治邦安天下的抱负,孔子带着自己的弟子,拉着几大车书籍周游列国十四年,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晚年致力于教育、设坛授学,广收门徒,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 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春秋末期,周朝的统治已经崩溃,诸侯争战不已,社会动荡不安。不仅周天子无法主持天下的礼乐征伐大事,就是一些诸侯国,大权也不一定掌握在国君手里,有实力的卿、大夫把持国政。 面对这样的乱世,孔子提出了种种政治主张,希望改良政治,为政以德,反对攻伐,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缓和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建立起一个理想社会。事实上,他的主张在当时行不通。孔子的这篇与学生的对话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进行的。 人物 姓氏 名 字 孔子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一般而言,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名;表厌恶、轻视称名;自称称名,称人称字。 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 孔 仲 曾 冉 公西 丘 由 点 求 赤 仲尼 子路/季路 皙 子有 子华 “孟/伯 仲叔季”指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 “孟”为最长,“季”为最幼。 正妻所生的长子叫“伯”,非正妻所生叫“孟”,即庶出的长子。 孟仲季,又习惯用于四季排行。 论lún语 长zh ng 饥馑j n 曾皙xī 哂sh n 舞雩yú 铿kēng尔 小相xiàng 沂yí 冠guàn 者 喟kuì 俟sì 撰zhuàn 摄 shè 比bì及 毋wú 要求:阅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注解理解文意,积累本课文言知识点(如通假字、多义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wú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bì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 n之。 乎:用法同“于” 因:接续 比及:等到 或:有人 何以(宾前) 哂:微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