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2806

5.2《大学之道》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105961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帧《礼记》誉千秋。 大学之道 ·《礼记》 05 东南大学 香港大学 厦门大学 河南大学 在中国许多高等学府的校训都出自《大学》,你知道下列校训是哪所学校吗?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文意,准确翻译。 3.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一、文学常识 温故知新 四书 五经 六经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 《礼记》 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 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大学之道 01文化常识 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 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 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 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大学之道 01文化常识 《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 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 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 《大学》的作者 《大学》一书,为春秋时孔子的门徒曾参(一读shēn,一读cān)所著。曾子(前505年-前435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 。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大学之道 01文化常识 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朱熹《大学章句序》 “大学”与“小学”有什么不同? “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 “小学”主要教授学生“洒扫、应对、进———,“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 《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十分之一左右,但是《大学》的总纲,后世学者常用“三纲八目”来概括。 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 二、研习文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重点字词: (1)道:宗旨,根本原则。 (2)明:动词,彰明。 (3)明德:美好的德行。 (4)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 (5)止:至,达到。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重点字词: (1)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