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两种电荷 第十五章 第1节 情境导入 静电魔法秀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俗称静电。 做一做 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他们是如何带上电的? 摩擦起电在生活中实例:脱毛衣有火花、电风扇上有灰 1、带电体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的电都是相同的吗 1.用丝绸分别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其中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新课教学 模块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现象:橡胶棒和玻璃棒相互靠近 现象:两根橡胶棒相互远离 现象:两根玻璃棒相互远离 3.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表示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用“-”表示 思考:头发越梳越蓬松和头发随梳子飘起来原理相同吗? 5.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库仑的带电体,相距1千米,相互作用力约为9 000 N。可见: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 例、四个绝缘轻质小球,它们相互作用如图所示,那么,D球可能( ) A.带与A球相同的电荷 B.带与B球相同的电荷 C.不带电荷 D.带与C球相同的电荷 C 想一想: 到现在为止,有几种方法可以判断物体带电? 两种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间作用规律 还有其它办法检验物体带电吗? 6、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新课教学 模块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7、原 理 验电器张角越大,说明所带电荷越多,如果已知验电器带正电,带电体接触后张角变大,则带点体带正电,张角变小,则带电体带负电 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那你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吗? 表示原子核中有1个正电荷 表示核外有1个电子(负电荷) 新课教学 模块 2:摩擦起电的原因 新课教学 模块 2:摩擦起电的原因 10.三种起电方式: 摩擦起电:摩擦的两个物体带电性相反。 接触起电:接触时两物体带上同种电荷。 感应起电 两金属筒接触 带电体靠近金属筒 分开 两金属筒 三种起电方式中电荷移动方向都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使物体带电 近端 --异种电荷 远端--同种电荷 15、只有自由电子才能发生转移 自由电子由多转移到少 C 负 得到 新课教学 模块 3:静电的防止和利用 1.静电的危害 人体电击:静电放电对人体产生瞬间刺痛感,虽无致命伤害,但可能导致坠落、机械误操作等其他伤害。 生产损害与设备故障: 静电导致粉体堵塞管道、印刷品质量下降或纸张粘连;静电放电可击穿半导体元件,造成计算机故障或数据丢失。 爆炸和火灾:在易燃易爆环境(如加油站、化工车间)中,静电火花释放的能量可能引燃可燃气体、粉尘或液体,导致严重事故。 新课教学 模块 3:静电的防止和利用 2.静电的防止 加快静电的消散(接地处理): 导体设备接地以泄放电荷; 环境增湿:维持湿度40%-60%,减少电荷积累; 使用抗静电剂或消除器:中和物体表面静电。 个体与场所防护 : 易燃场所穿戴防静电服、鞋靴,并设置触摸式接地装置; 电子车间采用导静电地板和清洁环境,防止粉尘吸附。 控制静电的产生: 限制流体流速,减少摩擦起电; 避免使用化纤材料,优先选择棉、麻等天然纤维衣物。 新课教学 模块 3:静电的防止和利用 静电喷涂:使喷出的雾状油漆带负电荷,待喷涂物件带正电荷,油漆液滴便会均匀地附着在物件表面,这就是静电喷涂。 静电除尘: 使烟尘中的颗粒带上负电荷,颗粒便被吸引到带正电荷的金属网上,这就是静电除尘。 3、静电的利用 静电拖把: 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