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2926

12.《祝福》课件(共4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14859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祝福,课件,42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清故事情节,理解倒叙手法的作用。 2.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3.通过祥林嫂的变化,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理解标题“祝福”的含义,理解次要人物的作用。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祝福》发表于1924年。是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状。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摧毁,腐朽、愚昧的封建的思想观念和封建礼教仍然顽固的束缚着广大人民。尤其是妇女,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在宗法观念、封建礼教及迷信思想等精神枷锁的束缚之中,她们不仅 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目的在于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封建思想】 1.贞节。从宋代起,封建思想愈加保守、僵化。此时理学出现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人欲”破话了“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 2.秩序。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任何人都不允许破坏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 3.妇女的“三从四德”。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违背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 祝福仪式由男性当家人主持,全家男丁按辈份、年龄,依序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寡妇更不允参与。 1.关于“祝福”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2.《祝福》选自小说集《彷徨》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共收1924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彷徨》的写作时期,正值五四运动落潮,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出现分化,作者一面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而“感到寂寞”“荒凉”,一面“总结过去的经验,寻找新的战友,部署新的战斗”。《彷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 钝dùn响 寒暄xuān 朱拓tà 间jiàn或 瓦楞léng 拓tà片 抟tuán土 草窠kē 悚然sǒng 踌chóu蹰chú 谬miù种 俨yǎn然 新正zhēng 贺家墺ào 荸bí荠qí 槛jiàn圈juàn 牲醴 lǐ 驯xùn熟 桌帏wéi 讪讪shàn 敛liǎn 咀jǔ嚼jué 瞥piē 拗niù不过 蹙cù缩 窈yǎo陷 惴zhuì 歆xīn享 1.请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思考本文的叙述顺序。 情节结构 内容 叙述顺序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祥林嫂凄然死去 祥林嫂初到鲁镇 祥林嫂被迫改嫁 祥林嫂再到鲁镇 再写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倒叙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小说采用了倒叙 ①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探求事情原委的兴趣。 ②把祝福的景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