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3233

2.《孔雀东南飞》课件(共4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719744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钗头凤·红酥手 陆游 〔宋代〕 红酥手,黄縢téng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yì鲛绡jiāo xiāo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世情薄 唐琬 〔宋代〕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jiān心事,独语斜阑lán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导入 孔 雀 东 南 飞 并序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乐府双壁”《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 乐府:原指西汉武帝刘彻始设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及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以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 乐府诗:中国古代官署(乐府)中配乐演唱的诗歌。 汉乐府: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的乐府诗歌,以五言为主,句式灵活,语言流畅,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 汉乐府民歌的特征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杂言体和五言体居多 叙事成分占很大比重 常用铺排和比兴 反映现实的广阔和深刻 注重人物对话、人物心理和细节描写 语言朴素生动 诗末揭示写作目的 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 到汉末时,这种思想中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已深入人心,像刘兰芝这样被休,又被追再嫁,直至被逼自尽的悲剧,在追求幸福和爱情的青年身上时有发生。 七出: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 到汉末时,这种思想中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已深入人心,像刘兰芝这样被休,又被追再嫁,直至被逼自尽的悲剧,在追求幸福和爱情的青年身上时有发生。 写作背景 七出: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梳理文脉 PART 01 活动一:看图配诗,梳理情节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鸡鸣入机织 夜夜不得息 2-6兰芝被遣 府吏长跪告 伏惟启阿母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7-12 夫妻誓别 新妇谓府吏 勿复重纷纭 下马入车中 低头共耳语 阿母大拊掌 不图子自归 处分适兄意 哪敢自任专 府君得闻之 心中大欢喜 13-23兰芝抗婚 举手拍马鞍 嗟叹使心伤 揽裙脱丝履 举身赴清池 徘徊庭树下 自挂东南枝 24-31 双双殉情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32 魂化鸳鸯 告诫后人 谢:告诉、告知、忠告 故事梗概和结构 层次 段落 情节 标题 序 1 托物起兴 第一部分 开端 2 “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 兰芝自诉 第二部分 发展 3-6 “府吏得闻之”到“会不相从许” 兰芝被遣 7-12 “府吏默无声”到“二情同依依” 夫妻誓别 第三部分 高潮 13-23 “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 兰芝抗婚 第四部分 结局 24-31 “府吏闻此变”到“自挂东南枝” 双双殉情 第五部分 尾声 32 合葬化鸟 告诫后人 细读文本 PART 02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