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5928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 (共5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220210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导入 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曾在作品中这样评价一位文人:“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平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佛教徒,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此人是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和豪放词派。 2.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体会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体会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旷 世 奇 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开创性贡献———豪放派 在苏轼之前,“诗庄词媚曲谐”,词多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软。他打破了词为艳科的屏障,扩大词的题材,使词进入社会民生的广阔天地中,丰富了词的意境。 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 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 词题解读 ①念奴娇 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位著名歌伎,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此调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②赤壁怀古 标题,“赤壁” 即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 “怀古” 追怀古昔,追念古代人物或历史事件,常用作词题、诗题。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4、情感:①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2、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古迹有怀、古迹等字眼。 3、常见手法: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吊古伤今)、对比、用典、衬托。 怀古诗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lěi)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fà)↘。人生/如梦,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 诵读诗词 概括本词上阙与下阙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 上阙写游赤壁所见之景。 下阙缅怀古人,抒发人生感慨。 深入研读 1、苏轼立于赤壁,首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观眼前之景 大江 滚滚东去的长江———滔滔历史长河 (具象、有形) (抽象、无形) 千古风流人物 联想 意境开阔,气象恢弘 2、词人看到了哪些具体景色?营造怎样的意境? 大江、浪、故垒、赤壁、乱石、惊涛 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 运用了夸张、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勾勒了一幅雄奇壮丽的“长江胜景图”。 “乱”写出岩石山崖的险怪,参差不齐。 “穿”夸张,突出山崖陡峭,高耸入云。 “拍”拟人,突出惊涛骇浪的力度之大。 “卷”写出浪花汹涌的气势之大。 “雪”比喻,指浪花千层,绘形绘色,蔚为壮观。 这些词语,将陡峭的石壁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拍击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如雪的浪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把读者带进一个奇险雄伟境界。 3、赤壁之景中哪些字最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乱石穿空: 巨石穿空: “乱”,显示岩石山崖的险怪,参差不齐,描绘古战场极为传神。 “巨”,用 语一般, 含义欠丰。 词句比较鉴赏 惊涛拍岸: 浪涛拍岸: “惊”写出巨浪汹涌如惊马奔腾之势,暗合当年战场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