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6548

3《蜀道难》《蜀相》 比较阅读教学课件(共83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04399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天下文章出四川。青莲诗,相如赋,东坡词,此三者独步天下。蜀道虽难,但蜀地的雄山奇水却是孕育无数文化名人的灵秀沃土。武侯祠,杜甫草堂则在不断变换的时光里见证着岁月的沧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鉴赏诗仙和诗圣为我们留下的著名诗篇———《蜀道难》和《蜀相》。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两首诗的内容,把握其意境,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深入理解李白和杜甫的不同风格; 体会两首诗传达出来的不同情感。 目 录 01 盛唐双峰 02 诵读感知 03 文本赏析 04 对比阅读 盛唐双峰 PART 01 01盛唐双峰 唐代是诗歌盛世,李白、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他们以超凡的诗才撑起了唐诗一片瑰丽的天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后人经常以“李杜”并称。 李白是一个潇洒的负剑游子,杜甫则是一个苦吟的草堂诗人。两人都以他们超凡的诗才,撑起了唐诗一片瑰丽的天空。两人各有所长,又同样伟大。 一条蜀道,高险凶,可叹可惧可忧,彰李白豪放飘逸,张浪漫主义之风;一位蜀相,忠义诚,可羡可敬可惜,显杜甫沉郁顿挫,扬现实主义之格。 杜甫(712年-770年)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李白(701年-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 01盛唐双峰 01盛唐双峰 李白 杜甫 潇洒于盛世 抑郁于破败 背景渊源上的时空不同 亲历了大唐盛世,经济繁荣,军事强大,版图不断扩张,开放与包容的文化氛围使诗坛呈现出一派昂扬积极的风气。面对国家的强大繁荣,李白的乐观豪迈、自信奋发及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自然油然而生。 大唐盛世早已步入尾端,国家内外危机四伏,朝堂腐朽没落,战事频频失利。在这种兵荒马乱的时代中,杜甫颠沛流离。尤其在不得志的个人境遇与强烈想要忠君报国思想的矛盾之下,更是沉郁悲观。 01盛唐双峰 李白 杜甫 巴蜀富二代 没落官三代 背景渊源上的时空不同 深受父亲开放包容自信乐观精神和蜀中任侠之风的熏陶,李白既有传统文人墨客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理想,又有着豁达开朗的独特性格。 出身于没落的传统士大夫家庭,复兴家族昔日荣耀的使命感,塑造了他谦虚谨慎、忧国忧民的内向型性格。 一金够普通人家一家五口两年生活 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 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 01盛唐双峰 李白 杜甫 游走于山水 流浪于底层 背景渊源上的时空不同 出游远走于大好河山之间综其一生,他游历过18个地方(省、自治区、市),总共到过206州县,登过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川溪和20多个湖潭。 他的才情又吸引大批粉丝,其中就有他的两位妻子(结发妻子是宰相许圉yǔ师的孙女,第二任是宰相宗楚客的孙女),超级粉丝魏万请求整理李白的诗文。 杜甫一生坎坷,虽早年轻松漫游,但二十多岁之后,便落第不中,有时奔赴于各地小官,有时在社会底层饱尝民间疾苦,安史之乱甚至跟随肃宗奔逃,后几经坎坷,在百姓中生存流浪,晚景凄凉。 01盛唐双峰 李白 杜甫 诗歌创作上的思想内涵不同 道家、侠义与理想 儒家、规矩与现实 流淌在骨子里的道家思想,引导着李白终其一生都在实现与自然的融合,与自我的和解。坎坷中的李白,正是以道家或道教思想为武器,寄情于诗歌,笑看人生的风起云涌。 良好的家风以及祖辈们奉若神明的儒家思想,给孤单寂寞中的少年杜甫以心灵的支撑。成年后的杜甫,无论是并不顺利的科考之路,还是安史乱中迫不得已的流离失所,亦或是漫漫人生历程中泣血而成的关心民生疾苦的动人诗篇,都是儒家思想推动下步履蹒跚的拯救民生疾苦的艰难探索。 01盛唐双峰 李白 杜甫 诗歌创作上的思想内涵不同 道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