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8256

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 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734881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9张,语文,七年级,统编,2025-2026,ppt
  • cover
(课件网) “乡愁是萦绕心头的回声,永远遥响;乡愁是没有年轮的大树,永不老去。”即使同是天涯客旅人,乡情浓淡别有异。回归家园也好,人在羁旅也好,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在旅途,家在身后。游子漂泊异乡,故园之思便被吟咏成了乡愁。今天王湾、马致远两位诗人在这里相遇,我们一起品读《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感受他们别样的乡愁。 一样的思乡,不一样的深情 ———《次北固山下》与《天净沙·秋思》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活动一·低吟浅唱诵诗韵———初读感悟 停留 在今江苏镇江北 曲牌名 题目 诗歌朗读 活动一·低吟浅唱诵诗韵———比读节奏 请同学们认真听示范朗读,也可小声跟读,比较一下两首作品的节奏特点。 同学们再听一听两首配乐,你觉得这两首配乐分别对应哪首诗歌? 【次北固山下】 客 路 青 山 外, 行 舟 绿 水 前。 潮 平 两 岸 阔, 风 正 一 帆 悬。 海 日 生 残 夜, 江 春 入 旧 年。 乡 书 何 处 达, 归 雁 洛 阳 边。 | | | | | | | | | | | | | | | | 在青山之外旅行,在绿水之中行舟。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活动二·明暗不同意境分———描绘画面 一、诗歌的意象 意象简单来说,就是诗人用来表达情感的具体事物。 如“月亮”这一意象在很多诗歌中常常代表思念之情。 1.营造意境 意象的作用之一是造境,众多意象组合在一起,渲染了某种氛围,奠定了感情基调,思考的着力点在于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2.表情达意 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和“一腔的爱国情”。 3.衬托人物 一是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和背景,二是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 二、意象的作用 北固山 开篇点题 暗含旅客奔波 漂泊羁旅之愁 赏析首联 赏析颔联 炼字 春潮涌动、江面开阔 风正所致、顺风行船 恢弘阔大江面景象 修辞 数字比较 衬托 内心孤寂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 修辞 拟人 化静为动 写出了太阳不可阻挡的生命力和新生的春意那种主动、积极的态势 哲理 消逝的是“残夜” 初生的是“江春” 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新事物将替代旧事物 情感 积极、乐观、充满希望 赏析颈联 浩瀚的江水、上涨的潮水、两岸辽阔的原野、一艘航船、船上高悬的船帆、和顺的风。 如果你是画家,要根据这两句诗作画,你会画哪些景物?它们各自有怎样的特点?整体的氛围是怎样的? 同学们试着以自己对诗歌的初步理解来完成下列填空。 示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之下,仅有一个身影,这个人( ),他周边的一切都是 ( ) , 干枯的树藤好像一个没有生机的老人就静静地盘扎在那儿,( )。 夕阳之下,仅有一个身影,这个人(孤苦伶仃,牵着一匹老马),他周边的一切都是 ( 压抑的 ) , 干枯的树藤好像一个没有生机的老人就静静地盘扎在那儿,( 远处小桥流水,阵阵炊烟升起,传来了欢声笑语)。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凄凉、悲伤、孤独、想家…… 黄昏时,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