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8348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含解析)

日期:2025-11-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9434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必修,选择性,生物,高中,2019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为研究C基因对菊花生长及侧枝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构建该基因过表达的植株,得到下表结果。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株高(cm) 萌发侧芽数(个) 顶芽 侧芽 生长素含量(ng/g) 乙烯含量(ng/g) 生长素含量(ng/g) 乙烯含量(ng/g) 野生型植株 2.03 0.67 0.77 29.89 0.92 11.33 C基因过表达植株 3.5 4.75 1.06 24.81 0.79 21.07 A.C基因过表达能促进菊花植株生长和侧芽的萌发 B.决定植株生长和侧芽发育的是乙烯和生长素的相对含量 C.生长素和乙烯相互协同,共同调节植株生长和侧枝发育 D.植株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和激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生长素(IAA)的极性运输,图中的材料段应选择种子植物的部位是(  ) ①胚芽鞘 ②胚轴 ③茎 ④根 ⑤根毛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则抑制种子萌发。胚中合成的赤霉素可作用于与胚相邻的糊粉层细胞,促进其淀粉酶基因的表达,加速种子萌发。为了探究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是通过抑制赤霉素的合成,还是通过直接抑制淀粉酶的合成过程实现的,以下实验方案可达成探究目的的是(  ) A.将去胚的种子浸泡在只含有脱落酸的溶液中,检测淀粉是否分解 B.将去胚的种子浸泡在同时含有赤霉素和脱落酸的溶液中,检测淀粉是否分解 C.将去糊粉层的种子浸泡在只含有脱落酸的溶液中,检测淀粉是否分解 D.将去糊粉层的种子浸泡在同时含有赤霉素和脱落酸的溶液中,检测淀粉是否分解 4.分别用不同浓度芸苔素(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赤霉素处理杜仲叶片,然后测定叶片中的有效成分桃叶珊瑚苷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生长调节剂的浓度范围可以通过预实验确定 B.设置对照组是为了排除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与对照组相比,10mg L﹣1的芸苔素和500mg L﹣1的赤霉素都起抑制作用 D.与赤霉素相比,芸苔素具有效果稳定的优点,且杜仲叶片对芸苔素更敏感 5.水杨酸(SA)是一种植物激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SA合成的关键酶。研究人员将PAL基因过量表达(OE﹣PAL)、PAL基因抑制表达(RNAi﹣PAL)的黄瓜幼苗与野生型(WT)黄瓜幼苗互为砧木和接穗进行嫁接(如图1),测得冷害指数(冷害指数越低表示抗冻能力越强)如图2所示(横坐标每组处理标注中,横线上方为接穗、下方为砧木,如第④组接穗为WT、砧木为RNAi﹣PA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A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B.与抑制接穗PAL基因表达相比,抑制砧木会使植株更耐低温 C.据图推测,第⑦组幼苗的冷害指数一定介于①组和⑤组之间 D.适当增加黄瓜幼苗中水杨酸的含量可以增强植株的抗冻能力 6.研究人员以野生型拟南芥为实验材料,探究高浓度硝酸铵下生长素(IAA)和乙烯在调节野生型拟南芥根毛分叉中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如表所示。“+”越多表示相关指标的量越多。ACC为乙烯合成的前体物质,在植物体内可产生乙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实验处理 根毛分叉 ① 野生型拟南芥+高浓度硝酸铵 ++++ ② 野生型拟南芥+高浓度硝酸铵+IAA+ACC + ③ 野生型拟南芥+高浓度硝酸铵+IAA ++ ④ 野生型拟南芥+高浓度硝酸铵+ACC ++ A.野生型拟南芥植物体只有在特定部位才能合成乙烯 B.第①组结果说明高浓度硝酸铵能诱导野生型拟南芥根毛分叉 C.第①③④组对比说明IAA和乙烯都能抑制野生型拟南芥根毛分叉 D.四组实验结果说明乙烯影响IAA的调节作用进而调控野生型拟南芥根毛分叉 7.植物生命活动受到植物激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调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光可作为信号,影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