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线段的和与差 一、单选题 1.已知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 ) A. B. C.或 D.无法确定 2.观察如图,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点C在上 B. C. D. 3.如果点C在直线上,线段,,那么A、C两点间的距离为( ). A.4 B.10 C.4或10 D.5或11 4.如图,线段表示一根对折过后的绳子,现从点P处把绳子剪断,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那段为,若,则这条绳子的原长为( ). A.12 B.24 C.12或24 D.24或36 5.已知题目:“如图,点C为线段上一点,点D,E分别为线段,的中点,若,求的长.”嘉嘉说这个题目有问题,当C是线段的中点的时候,才能求解,此时,淇淇说这个题目没有问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嘉嘉的说法正确,求解结果也正确 B.淇淇的说法正确,求解结果也正确 C.嘉嘉的说法正确,求解结果不正确 D.淇淇的说法正确,求解结果不正确 6.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若,C为AD的中点,且,则( ) A.4cm B.5cm C.6cm D.7cm 7.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若,,则( ) A.10 B.7 C.5 D.4 8.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M,N分别为AB,BC的中点,且AB=60,BC=40,则MN的长为( ) A.30 B.30或10 C.50 D.50或10 9.线段AB的长为2cm,延长AB到C,使 ,再延长BA到D,使 ,则线段CD的长为( ) A.10cm B.8cm C.6cm D.12cm 10.已知线段AB=6cm,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BC=2cm,则线段AB的中点M与AC的中点N的距离为( ) A.1cm B.3cm C.2cm或3cm D.1cm或3cm 11.如图,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记线段和的中点分别为,;线段和的中点分别为,;线段和的中点分别为和;,依次进行这样的标记,则( ) A. B. C. D. 12. 已知线段,点C为直线AB上一点,且,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则MN等于( ) A.8cm B.10cm C.9cm或8cm D.9cm 二、填空题 13.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AB=8cm,AC=2cm,则BC= cm. 14.如图,已知线段上有两点C,D,且,E,F分刟为,的中点,,则 . 15.如图,A,B是直线l上的两点,点C,D在直线l上且点C 在点D 的左侧,点D 在点 B 的右侧. AC:CB=2:1,BD:AB=3:2.若CD=11,则AB= . 16.如图,已知C为线段AB的中点,D在线段BC上,且AD=7,BD=5,则线段CD的长度为 . 17.如图,点、是线段上两点,、分别是线段、的中点,给出下列结论:①若,则;②;则;③;其中正确的有 (请填写序号) 三、解答题 18.如图,已知点是线段上一点,且,点是的中点,且,求的长. 19.如图所示,、两点把线段分成三部分,是的中点,,求线段的长. 20.如图,已知点、在线段上. (1)图中共有_____条线段. (2)若. ①比较线段的长短:_____(填“”“”或“”); ②若,,求的长度. 21.如图,点是线段上一点,、分别是、的中点,,. (1)求的长; (2)求的长. 22.已知点C在线段上,,线段在直线上移动(点D,E不与点A,B重合). (1)若,求和的长; (2)若,,线段在线段上移动,且点D在点E的左侧. ①如图,当点E为中点时,求的长; ②点F(不与点A,B,C重合)在线段上,,,求的长. 23.尺规作图是指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尺规作 图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数学课题.只使用圆规和直尺,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来解决 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初中阶段同学们首次接触的尺规作图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 知线段” (1)如图1,在线段AB外有一点,现在利用尺规作图验证"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请根据提示,用尺规完成作图,并补充验证步骤. 第一步,以为圆心,AC为半径作弧,交线段AB于点,则 第二步,以为圆心,BC为半径作弧,交线段AB于点,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