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1428

6.2《插秧歌》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387239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情境导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种。在插秧农忙时节,我们能够感受到农民的辛劳,也能感受到劳动之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杨万里描绘的一幅生活图景,感受《插秧歌》的劳动之美! 杨万里 插 秧 歌 Z 壹 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贰 赏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品味诗歌语言浅白流畅、自然清新的特点。 叁 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 学习目标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mào、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终年八十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不仅能文,对理学亦颇注意。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等。 小池 [ 宋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宋 ]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语言生动、自然、新鲜、活泼 幽默谈谐,风趣活泼。他的诗多从寻常生活中取材,常常在诗中打诨说笑,涉笔成趣。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栏”。 壹 多写自然景色,日常生活。他善于敏锐地捕捉曰常生活中容易被人忽略的景象,摄入镜头,构成一幅情趣盎然的图画,如《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贰 诚斋体 语言通俗明快,多用口语、俗语入诗,使诗歌就像日常对话那样生动有趣。如《竹枝歌七首》(其一)“吴侬一队好儿郎,只要船行不要忙”。 叄 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qú州(今浙江衢州),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创作背景 题目解说 所谓“插秧”,是指将稻秧栽到稻田里。《插秧歌》生动地表现了农民插秧劳作的情景。 整体感知 任务一 朗读诗歌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móu suō jiǎ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zhāo shà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shì zā 兜鍪: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 胛:肩胛。 渠:他。 半霎:极短的时间。 莳未匝:这块田里还没栽插完毕。莳,移栽、种植。匝,布满、遍及。 照管:照料,照看。这里有“提防”的意思。 注释 丈夫把秧苗扔给妻子,小儿子拔秧苗大儿子插。 斗笠作头盔蓑衣作盔甲,雨水从头流入脖颈沾湿肩膀。 呼唤他们歇息一会把早饭吃了,只弯腰低头忙作无人作答。 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有插完,您把饭放这儿,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儿们。 译文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全家插秧图 雨中插秧图 田妇呼唤图 农夫应答图 请用简洁的四字词语概括你所看到的图景。 忙 品析手法 任务二 , 体悟劳动过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