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1460

第3章 章末强化练(课件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日期:2025-11-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93775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分子,必修,2019,高中,生物学
    章末强化练(二)[第3章] 1.B [解析] 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硝化细菌只有细胞膜,没有核膜、细胞器膜等其他膜结构,青霉菌、鸡的红细胞和胰腺腺泡细胞均有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各种生物膜,胰腺腺泡细胞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发达。所以③胰腺腺泡细胞在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④硝化细菌在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小,故选B。 2.D [解析] 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用细胞松弛素抑制部分蛋白质纤维的形成后,膜蛋白的流动性大大增加,说明某些膜蛋白可能与膜下细胞骨架相结合,A正确;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着细胞质中的细胞器,B正确;分泌蛋白利用囊泡运输过程中,细胞骨架可以提供运输轨道,C正确;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纤维,不含纤维素,D错误。 3.D [解析] 乙是中心体,甲是核糖体,二者都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都不含磷脂,A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甲),原核细胞没有中心体(乙),B错误;胰腺细胞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口腔上皮细胞,因此胰腺细胞中核糖体(甲)数量多,C错误;核糖体(甲)是蛋白质合成场所,中心体(乙)含有蛋白质组分,D正确。 4.B [解析]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水溶性分子或离子不易通过,因此具有屏障作用,有利于将细胞内外环境分隔开,能体现“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A不符合题意;内质网膜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便于其与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建立联系,能够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内部环境的是细胞膜,B符合题意;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相适应,C不符合题意;胃腺细胞中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比较发达,有利于胃蛋白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能体现“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D不符合题意。 5.B [解析] 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A错误;差速离心法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B正确;同位素标记法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有的不具有放射性,如18O和15N都是稳定的同位素,没有放射性,C错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但是照片不属于物理模型,D错误。 6.C [解析] 吞噬泡的吞噬过程存在膜的形态变化,体现了膜的流动性特点,A正确;结构决定功能,因此线粒体的结构遭到破坏,其功能将会受到影响,B正确;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C错误;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维持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正确。 7.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胆固醇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会影响磷脂分子排列的紧密程度,进而影响磷脂分子层的流动性”可知,动物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胆固醇分子在细胞膜中的分布相关,A正确;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错误;细胞膜中胆固醇的含量减少,会影响磷脂分子排列的紧密程度,可能导致细胞膜的稳定性下降,C正确;胆固醇的组成元素为C、H、O,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P等,两者都含有C、H、O,D正确。 8.C [解析] 线粒体中存在DNA、蛋白质、磷脂等物质,受损的线粒体会被转运到迁移体中,因此迁移体中可能存在DNA、蛋白质、磷脂等物质,A正确;受损线粒体的转运过程需要细胞骨架参与,细胞骨架的成分为蛋白质,因此受损线粒体的转运过程需要蛋白质的参与,B正确;正常的线粒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在代谢旺盛的地方线粒体较多,C错误;线粒体胞吐有利于清除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以维持细胞内线粒体功能的相对稳定,D正确。 9.D [解析] 根据图中分泌蛋白形成前后膜面积的变化可判断出a、b、c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A错误;a内质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