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代诗歌四首 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碣石(jiē) 沧海(cānɡ) 萧瑟(sè) B.灿烂(càn) 竦峙(chì) 龙标(biāo) C.潮平(zháo) 澹澹(dàn) 归雁(yàn) D.洛阳(luò) 愁心(chóu) 天涯(yá)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水何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B.海日生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 C.杨花落尽子规啼(杨树的花) D.断肠人在天涯(形容悲伤到极点) 3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B.《观沧海》,作者曹操,字孟德,西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马致远,号青莲,元代戏曲作家,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5默写。(9分) (1)《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 。 (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忧虑、关切之情。 (4)(新考向)请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句子写在横线上。(1分) 上联:云淡风轻,秋来 下联:天高水远,春至幽径黄花啼莺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课内精读】 阅读诗歌,完成问题。(12分) 6下列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是曹操北征乌桓途中登临碣石山所作,诗歌寓情于沧海之景,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情怀。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澹澹”写出大海水波动荡的状态,“竦峙”突出山岛高耸峭拔的特点。 C.“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一写山岛草木繁茂,一写秋风强劲、波涛汹涌,共同表现了大海的生机与力量。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该句通过神奇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汉的壮阔气势。 7下列对《次北固山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中“客路”即旅人前行的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象,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颔联,“正”和“悬”两字,点出潮平而无浪,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船的平稳。 C.颈联写夜未消退,红日初升,旧年已过,春天到来的景象,蕴含一种自然理趣。 D.全诗的特色在于借助江面风景的描写,写出了诗人的乡愁乡思,触景生情。 8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B.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C.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D.诗人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9下面对《天净沙·秋思》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桥流水人家”呈现出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B.“古道西风瘦马”展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C.结尾一句直抒胸臆,展现了游子心情的悲切。 D.“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中的“昏”相呼应。 【迁移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3分)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略) 【乙】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