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4.2.2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1.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方法。 2.能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写出上面定理的逆命题,它是真命题吗? 逆命题: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验证命题:已知:如图,PA =PB.求证: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过点P 作AB 的垂线PC,垂足为点C, 则∠PCA =∠PCB =90°。 在Rt△PCA 和Rt△PCB 中,PA =PB,PC =PC, ∴Rt△PCA≌Rt△PCB(HL),∴AC =BC。 又PC⊥AB,∴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P A B C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应用格式: ∵PA =PB,∴点P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作用:判断一个点是否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P A B 例1 如图,P为∠MON平分线上一点,PA⊥OM于A,PB⊥ON于B。求证:OP垂直平分AB。 证:∵P为∠MON平分线上一点,∴∠AOP=∠BOP。 ∵PA⊥OM,PB⊥ON,∴∠PAO=∠PBO=90°。 又∵OP=OP,∴△AOP≌△BOP(AAS), ∴PA=PB,OA=OB, ∴点P,点O均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OP垂直平分AB。 用判定方法判定一条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一定要证明直线上有两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阅读课本P104例2尺规作图步骤,尝试动手画图,用尺规作已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A B M N 问题1:画弧的半径为什么要大于AB的长? 问题2:为什么这样作出的直线EF,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呢? 使两弧有交点 方法总结: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确定线段的中点. 例2 如图,某城市规划局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计划在A,B,C三个住宅小区之间修建一个购物中心,试问:该购物中心应建于何处,才能使得它到三个住宅小区的距离相等? A C B 解:如图,连接AB,BC, 分别作AB,BC的垂直平分线DE,GF, 两直线交于点M, 则点M就是所要确定的修建购物中心的位置。 例3 已知:直线l和l上一点P,求作:过点P的直线l的垂线。 作法: ①以点P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与直线l相交于点A、B; ②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CD,直线CD就是过点P的直线l的垂线。 P l · A B C D 变式:已知:直线l和l外一点P,求作:过点P的直线l的垂线。 作法: ①以点P为圆心,以大于点P到直线l的距离的线段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l于点A、B; ②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CD,直线CD就是过P点的直线l的垂线。 · P A B l C D 结论:基本作图“过一点P作一条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无论点P是在直线上还是直线外,都是先设法在直线l上作出一条线段AB,并且使点P到线段AB两端的距离相等.再利用基本作图“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那么这条直线既经过点P,又与直线l垂直. 1.如图,在△ABC中,∠C=90°,AC>BC.用尺规在边AC上确定一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 )A. B. C. D. A 2.如图,AC=AD,BC=BD,则有( ) A. 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 B. CD垂直平分AB C. AB垂直平分CD D. CD平分∠ACB C 3.如图,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的中点C(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作法:(1)如图所示, 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 AB一半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M,N两点; (2)作直线MN,交线段AB于点C,则点C就是线段 AB的中点。 A B M N C 回顾本节课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用判定方法判断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要注意什么? 2.过一点如何作直线的垂直平分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