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参与民主生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参与民主生活,既是对大单元第一课时的衔接,又是为后面具体理解法治做铺垫。 课标分析: 政治认同:能够结合是实例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责任意识:关心社会,知道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主动参与社会活动。 法治观念:能够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学情分析: 已知点:学生已经学习了国家的新型民主,本节课在巩固新型民主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个人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增强民主意识,提高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 困惑点:民主权利抽象化,学生对“民主选举、决策、协商、管理、监督”等概念仅停留在教材定义,难以理解其具体运作逻辑(如民主决策中“社会听证制度”与“重大事项公示制度”的区别)。 发展点:学生愿意并极有兴趣参与全过程民主的体验,从征集校园食谱到落地的全过程,理解民主不仅是投票,从而更加认同我国新型民主,提升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说出5个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并区分不同之处。 2.能够列举2条个人增强民主意识的做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能够准确说出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并区分不同之处。 学习难点:区分民主决策中的不同制度保障。 学习评价: 1. 参与完成议学任务3—7,并解决重难点突破。(检测目标1) 2. 参与完成议学任务8—10,总结个人增强民主意识的做法。(检测目标2) 3.完成课堂反馈及拓展,正确率达到80%以上。(检测整体学习目标) 学法建议: 1.预习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在导图中用红色笔标注自身不明确知识点,带着问题学习新课内容。 2.课中以小组活动为主,参考课本,参与议学环节,多角度思考和讨论议学任务,在讨论过程中,你的观点需要记录,可以用关键词呈现,同时做好议学小结。 3.学后反思需要再次整体回顾学习环节,是否还存在薄弱内容。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自主明晰本节课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法建议。 2.自主预习,参考课本 P35-42 页和提纲,选取下列关键词序号填入思维导图。 3.在思维导图中用红色笔标注不明确的知识点。 关键词:①民主选举②民主管理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民主决策⑤民主监督⑥民主协商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⑧自觉守法⑨社会责任感、主人翁意识⑩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课中学习 【总议题】:从“校园午餐改良”议事会探民主生活 【子议题一】:人民意愿如何有效实现 议学情境一:议事会学习阶段 亲爱的同学们: 感谢大家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同学的事无小事,为了更加方便同学的日常学习生活,解决同学的身边事,我们准备开展“共同议事日”,每周定期开会讨论学校和班级治理的难点和推进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天将进行“校园午餐改良”的议事会活动。现在征集热心同学成为定期参与的代表员,如果你热心民主,那就快来报名吧! 任务 你的观点(笔记区) 议学任务 1:你是否选择参与议事日活动?请举手表决并说说你的理由。 议学任务 2:我们国家为保障公民的民主参与实施了哪些制度、理念、思想? 议学情境二:议事会实践阶段 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参与民主生活呢?为此我们准备带着各位代表们参与到民主实践活动中去。请每组选择一位负责人负责协调组内事宜。 议学任务 3:你们组负责人是如何选举出来的?请提供组内具体的选举方法和选人标准。接下来,我们来共同参与议事会,为校园午餐改良。请各组负责人牵头,讨论协商设计出你们最满意和喜爱的午餐食谱,同时完成议学任务 4-7 的思考。 附参考材料:《学生餐营养指南》(标准编号:WS/T554-2017),请认真使用。 我校 20 元餐标食谱(可作为参考) 我们小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