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6159

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9895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喝酒: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他的剑: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 “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李荣浩 他是谁?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 识记李白生平、诗歌风格及《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作背景;读准诗中易错字音,疏通“梦之因”部分文意。 2. 通过分析“谈瀛洲衬天姥”的写法,学习对比、衬托手法;结合文本概括天姥山特点,提升文本分析能力。 3. 初步感受天姥山的神秘雄伟,体会李白对自然胜景的向往之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杰出大诗人,人称诗仙,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初中遇到的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渡荆门送别》《行路难》与杜甫合称“李杜”。他的诗歌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色彩瑰丽;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天宝元年,李白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已经40多岁的李白以为大展抱负的机会来了,他的确曾有过短暂的得意,然而不久他就发现唐玄宗仅把他当作供己消遣的御用诗人。同时李白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得罪了权贵,招致他们的排挤,甚至连唐玄宗也开始对他不满,因而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以“赐金放还”为名,逐出京城。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李白目睹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腐败和宫廷生活的残酷斗争。李白借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际,写下这首“留别”诗,诚挚地向朋友表明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与宫廷生活决裂的态度。 题目解说 “梦游”,在梦里游玩; “天姥”,梦游的对象,山名,在今浙江新昌东,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而得名。 “吟”,古诗“歌行体”体式,内容上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 “留别”,出行的人借诗文向留下的人告别。 题目的意思是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1、读准字音 天姥山 mǔ 瀛洲 yíng  天台山tāi 剡溪 shàn 渌水lù   脚著zhuó 殷岩泉yǐn 栗lì深林   澹澹dàn  霹雳pī lì 訇然hōng 悸jì 恍huǎng惊起           整体感知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思考:1.疏通文意。 问题引领 梦之因———天姥山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海外三山:瀛洲、蓬莱、方丈。 语(yù):动词。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天台(tāi):山名。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找到。 浙江一带的人谈论天姥山,在云霞忽明忽暗间有时(或许)可以看见。 天姥山直插云霄遮蔽了天空,山势高过五岳,遮掩赤城山。 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面对天姥山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1.疏通文意 写梦游的诱因,为下文写梦游做铺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思考:1.作者梦游的是天姥山,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2.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使用什么写作和修辞手法? 合作探究 思考:1.作者梦游的是天姥山,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山同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