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6165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课件(共5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13058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语文,高中,统编,5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导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那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那是一个文化启蒙,文明奠基的时代; 那是一个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的时代。 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诸侯争战,杀伐不断,民不聊生…… 发现文明之光 ———《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联读 学习目标 壹 贰 梳理文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述思路,理解圣贤的思想理念和思维方式。 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文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积累重要实词和文常。 导 知人论世,探究圣贤的精神信仰和行为准则的现实意义。 贰 叁 初识圣贤,感悟智慧之光 ———走近孔孟,走近儒家经典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思 1.借助课下注释,翻译全文,标注重点实词以及特殊句式。 2.再次翻译全文,梳理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 议 1.两两互测,10个实词,3个句子的翻译。 2.结合文意,概括主要内容,疏通行文思路。 (注意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展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子路、曾皙(xī)、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zhǎng)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展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bǐ)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展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展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展与评 孔子问志 弟子言志 孔子评志 “吾与点也” 为国以礼 主要内容 核心思想 检 完成文言文挖空训练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思 1.借助课下注释,翻译全文,标注重点实词以及特殊句式。 2.再次翻译全文,梳理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孟子的核心思想。 议 1.两两互测,10个实词,5个句子的翻译。 2.结合文意,概括主要内容,疏通行文思路。 (注意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展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wàng)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展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yú)?” 展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zhì)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展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