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7679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件(共5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71463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件,52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鲁班:史书记载鲁班曾经用竹子做成一只木鸟,能够借助风力飞向高空,三天不落地,在当时引起很大震动。还有一种传说说是鲁班曾制成机动的木车,这辆木车由“木人”驾驶,装有各种机关,能够在路上自动行走,一直到汉代还在流传。 历史上的能工巧匠 能 工 巧 匠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存世1500多年、结构奇特、造型美观的赵州桥,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 历史上的能工巧匠 当代的能工巧匠 王津是故宫文物钟表修复师,他修了大半辈子钟表,数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有时,修好一座钟表要花上他好几年时间,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调校,不能有一丝一毫误差。 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 在 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翻译、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 当代的能工巧匠 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錾刻师,他錾刻的“纯银丝巾果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为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断改进錾刻工具,反复实验,不允许有瑕疵。 当代的能工巧匠 一份专注,粹炼出时光的品质; 一份坚守,琢磨出情怀的静止; 他们的手,有毫厘千钧之力; 他们的眼,有秋毫不放之工; 他们兢兢业业,让平凡有了梦想的温度。 他们是大国工匠,是‘中国制造’的时代精神。” ———《中国梦·大国工匠》导读 人人都可以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李斌 Craftsman Spirit 以工匠精神 雕琢时代品质 1、学习新闻评论的文体特点。 学习目标 2、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理解工 匠精神的内涵。 3、分析文章语言特色,感受语言魅力。 4、感悟“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做“工匠 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认识作者—李斌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辑。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多篇评论性文章。如《自信的中国更有底气》《改革开放,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以“劳动精神”丰富时代价值》等。 来源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他曾呼吁:“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最好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中国精造”稳定了,不怕没有“中国创造”。 释义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工匠精神” 新闻评论 它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 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常见的新闻评论有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形式。 新闻评论的特点: 1.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 文体知识 新闻评论的主要表现方法 (1)夹叙夹议 对一件事发表看法的文章,它既要写事又要写看法,所以,夹叙夹议就成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2)亦理亦情: 论述文体,在对事件作出理性评判和分析时,并不排斥动之以情的作用。 新闻评论的构成和写作思路 (2)思路: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 种论证方法。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导 (1)构成:新闻事实、观点、立场 夯实基础 1. 明确字音 雕琢 挑剔 精湛 造诣 卓越 (zhu ) (tī/ti) (zhàn) (yì) (zhu ) 出类拔萃 (cuì) 雍容 ( yōng ) 基础知识 雍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