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7898

【学霸笔记】3.1.1水的三态变化及天然循环 教学课件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231412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天然,九年级,教版,化学,教学课件,循环
    (课件网) 第三章 探秘水世界 3.1.1水的三态变化及天然循环 情 境 导 入 3.1.1 水的三态变化及天然循环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它们有时能幻做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 新 课 探 究 3.1.1 水的三态变化及天然循环 一、水的三态变化 加热前 a.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d.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另一端去了? 我猜想: 加热后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水的三态变化 冰 固态的水:水分子紧密_____排列,只在固定位置上____; 水 液态的水:水分子_____较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_____; ) 水蒸气 气态的水:水分子_____较大, 水分子完全_____, 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的向空间扩散。 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 有序 振动 间隔 自由运动 间隔 自由运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分子本身没改变,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_____ _和_____ 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_____和_____。 水的状态变化的原因 分子数目 分子大小 分子之间的间隔 分子的排列方式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思考:水为什么会发生三态的变化呢? 水分子的能量发生变化,使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是什么原因?你能试着从微观上解释水蒸发这一现象吗?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获得太阳光的能量后,运动加快,克服了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开液体表面,变成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去。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烧开了水之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水滴滴下,这是什么原因?谁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一个过程?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烧水时,部分水分子获得足够能量,离开水面向锅盖处运动。这些水分子遇到冷的锅盖后失去部分能量,导致其运动减慢,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彼此靠近,于是聚集在一起,凝结成水滴。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状态 水分子的排列方式 水分子的间隔 水分子的运动形式 固态 液态 气态 影响原因 紧密有序 无序 无序 很小 较小 较大 固定位置上振动 一定程度上自由运动 完全自由运动 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 ,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加快 变大 减慢 变小 结论: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描述水分子的运动 水结冰和冰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相互间的作用及间隔是怎样变化的? 如果把一杯水放到冰箱的冷冻室里,只要几小时,它就变成了坚硬剔透的冰,这便是液态水的凝固。水凝固时,水分子自身的能量降低,彼此间隔较小、相互作用增强,运动减慢,从而整齐有序地排列起来,形成冰。冰中的水分子在各自的位置上不断振动。 凝 固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杯中的冰在室温下放置,又会很快变成液态水,这叫作冰的熔化。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吸收热量,能量升高,运动加快,克服了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排列变得无序。在液态的水中,水分子的运动比较自由,但彼此间隔仍然较小。 熔 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