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8362

小学劳动《叠被子 》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劳动教育》第一章项目二

日期:2025-09-18 科目:劳动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423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小学,劳动,叠被子 ,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叠被子 》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叠被子的基本步骤(铺平、对折)。初步掌握“铺平”和“对折”的动作要领。 能在老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尝试将一条小毯子或小被子叠成方块状(不要求非常整齐)。 2. 通过观看示范、儿歌辅助、动手实践,学习叠被子的基本方法。体验动手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3. 通过本节课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愿意尝试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感受劳动带来的整洁和美观,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铺平”和“对折”的基本动作。 难点: 将被子(毯子)铺平(特别是消除褶皱)。 找到中点进行准确对折。 保持被子叠好后的形状(对于一年级孩子,整齐度要求不高,能基本成型即可)。 三、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一条适合儿童大小的、轻便的练习用小毯子或小被子(尺寸建议:约1米x1.5米或更小)。 教学用大毯子或被子(用于示范)。 简单易懂的“叠被子步骤图”(大幅、卡通形象)。 自编或改编的“叠被子儿歌”(节奏简单、动作提示清晰)。 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 小奖品(贴纸、小印章等)。 教学PPT或实物投影(可选)。 2. 学生准备: 每人一条从家里带来的、轻便的小毯子或小毛巾被(提前通知家长准备,强调轻便、易操作)。 穿着舒适、方便活动的衣服。 干净、宽敞的活动区域(地面或大桌面)。 四、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5分钟) 1. 故事/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早上起床后,你的小床是什么样子的呀?(引导说:被子可能没叠好,乱乱的)” “老师认识一个小朋友叫‘豆豆’,他的小床可整洁了!因为他学会了一个神奇的本领———叠被子!(出示叠得整齐的小被子图片或实物)你们看,叠好的小被子像不像一块方方正正的‘小豆腐块’?多整齐、多漂亮呀!” “你们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小被子变成这样漂亮的‘小豆腐块’,让爸爸妈妈夸夸你们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叠被子’这个神奇的本领吧!” 2. 明确目标:“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学叠小被子,争当小巧手! (二) 观察示范,学习要领 (10分钟) 1. 教师示范(关键步骤清晰、缓慢): 将大毯子铺在干净的地面或大桌子上。 第一步:铺平 “小被子,睡醒啦,伸伸胳膊伸伸腿!(双手抓住被子的两个角,轻轻抖一抖)” “把它平平整整铺开来!(仔细将被子的四个角拉平,用手掌或手臂把中间的皱纹‘赶走’,像摊煎饼一样抹平)强调:一定要铺得平平的,不能皱巴巴哦!” 第二步:找中点,对折(第一次) “找到小被子的长边(指出来),左边右边手拉手!(双手分别抓住长边的两个角)” “中间点,碰碰头!(将两个角向中间靠拢,找到中心点,然后让两个角对齐)” “轻轻盖上去!(将对齐的两个角合在一起,变成一半大小)” “拍拍平!(再次用手掌抹平新叠好的这一层)” 第三步:再对折(第二次)** “现在它变窄了,再找新边头!(现在要折的是第一次对折后形成的短边)” “左边右边再拉手!(双手分别抓住短边的两个角)” “中间点,又碰头!(再次找中心点,两角对齐)” “轻轻盖好变成‘小豆腐块’!(合拢两角)” “拍拍平,四角要方正!(整理四个角,尽量方正)” 2. 出示步骤图:边示范边指着大幅步骤图,加深印象。 3. 儿歌辅助: 教师边做边念自编的叠被子儿歌(如上面示范中引号内的内容),让学生跟着节奏和语言提示记忆动作。 4. 关键点提问: “第一步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铺平!) “对折的时候,怎样才能两边一样大?”(找到中间点,两个角要对齐!) “每次叠好一层要做什么?”(拍拍平!) (三) 儿歌引导,动手实践 (15分钟) 1. 分组准备: 学生分组到指定区域(地面或大桌子旁),拿出自己的小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