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质量评价(三) 第一~六单元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12 N:14 O:16 P:31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中的划线部分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B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 B ) 解析:将橡皮塞塞进试管时,应一手持橡皮塞,一手持试管,稍稍用力转动塞入,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 3.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C ) A.密封包装食品进入高原地区包装袋鼓起———袋内气体分子间隔变大 B.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相同———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C.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碳原子在等体积空间内可接触碰撞的氧分子数目不同 4.溶液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B.溶液的溶质只能有一种 C.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升高温度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5.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6.如图所示,杠杆已调至平衡。向集气瓶内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稍后再倒入澄清石灰水(液面不接触乒乓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通入CO2气体后,左端乒乓球下降 B.整个过程中乒乓球位置始终没有变化 C.倒入澄清石灰水后,杠杆逐渐恢复原状 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换成H2会产生同样现象 7.一种胰蛋白酶的化学式为C6H15O12P3。下列关于这种胰蛋白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由碳、氢、氧、磷原子构成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72 g D.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8.图1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图2是过滤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图1 图2 A.电解水的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电能 B.图1中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燃烧 C.图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图2中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导致滤液浑浊 9.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该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图1 图2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氧气且生成物为固态的五氧化二磷 B.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只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压强变小 C.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瓶内温度升高 D.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10.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a的值为12 B.丁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1.现代社会能源得到了不断开发和利用,合理安全使用能源很重要。 (1)下列物质中: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④乙醇,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①②③__(填序号)。 (2)当房屋起火时,消防员用高压水枪将火扑灭,其中水在灭火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为__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__。 (3)石油炼制的产品之一是汽油。在汽油中加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