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分层训练(三) 原子 知识点一 原子的构成 1.微观世界的认识打开了化学世界的大门。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里运动 B.原子核占原子的绝大部分体积 C.原子中核电荷数大于质子数 D.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2.下图为某原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粒子b为质子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c上 知识点二 原子及其性质 3.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移动原子,写下了如图所示的“中国”二字。下列有关硅原子的表述错误的是( C ) A.原子之间有间隔 B.原子是客观存在的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硅原子构成硅这种物质 4.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原子核很小,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B.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但水分子中各原子保持静止 C.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小、原子之间存在间隔和相互作用、总在不断地运动 D.体温计中的汞出现“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原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知识点三 原子质量的计算 5.化学家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锌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一种锌原子的质量为1.096×10-25 kg,则该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C ) A.12 B.64 C.66 D.1.096×10-25 kg 解析:某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就是其相对原子质量;所以该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66,故C符合题意。 知识点四 原子中的电子 6.下列粒子中,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B ) A.Na+ B.OH- C.O2 D.Mg 解析:Na+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为阳离子,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故A不符合题意;OH-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为阴离子,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故B符合题意;O2表示氧分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C不符合题意;Mg表示镁原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D不符合题意。 7.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A中x=__2__;粒子A的符号是__S2-__;其中属于金属原子的是__BC__(填字母序号)。 (2)由粒子C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粒子C是__铝原子__,在化学反应中易__失去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以上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__ADE__(填字母序号)。 8.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 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的质量为( A ) A.(152m/16) g B.152m/16 C.(152m/12) g D.152m/12 9.已知:①R2+(离子)核外有x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M(M为整数),②R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且M≈质子数+中子数。则R原子核含有的中子数约为( A ) A.M-x-2 B.M-2 C.x-2 D.M-x+2 解析:R2+为R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则R原子核外电子数为x+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R原子的质子数为x+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R原子的中子数为M-(x+2)=M-x-2。 【创新运用】 10.从原子论到分子学说,原子—分子论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 材料二:1811年,阿伏加德罗引入新的概念———分子,提出了分子学说。对于化合物而言,分子相当于道尔顿所谓的“复杂原子”;对于单质而言,同种原子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