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分层训练(五) 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点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实验前弹簧夹不需要夹紧 B.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进行实验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D.点燃红磷缓慢伸入集气瓶中后,再塞紧瓶塞 2.[原创题]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按图1所示组装好装置,将燃烧匙中放入足量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塞紧橡胶塞,待集气瓶 冷却 后,打开弹簧夹。 (2)该实验选择试剂为红磷的原因是 红磷燃烧的生成物是固体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降低集气瓶内温度,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 (3)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白磷在热水加热的条件下会燃烧,活塞先向 右 移动,充分冷却后活塞应停留在刻度 4 处,若最后测得氧气的含量结果偏小,除了未充分冷却之外,还可能的原因是 白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等) 。 解析:(1)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若打开弹簧夹过早,瓶内气体处于膨胀状态,会造成流入水的体积偏小。(2)该实验选择红磷的原因是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集气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使集气瓶内的温度降低,节约了实验的时间,同时能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3)白磷开始燃烧时,由于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膨胀,压强增大,活塞先向右移动,当装置冷却后,由于装置中的氧气被消耗,气压减小,活塞再向左移动;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装置冷却后活塞左移,到达刻度4处;若最后测得氧气的含量结果偏小,应从装置漏气或氧气没有完全耗尽的角度考虑。 知识点2 空气的成分 3.下列各组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之和最大的是( C ) A.O2、H2O B.O2、CO2 C.O2、N2 D.N2、CO2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则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之和最大的是氢气和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99%。 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B.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对稳定 C.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的结论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结束后,容器中剩余的气体全部为氮气 解析: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而不是质量分数,故A 项、C项错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红磷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剩余的气体主要为氮气,还有二氧化碳等其他成分,故D项错误。 知识点3 纯净物与混合物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D ) A.稀有气体,受污染的空气 B.高锰酸钾,五氧化二磷 C.液氧,水银 D.冰水混合物,食醋 解析:稀有气体、受污染的空气都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A项错误;高锰酸钾、五氧化二磷都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项错误;液态氧是氧气,属于纯净物,水银是金属汞,属于纯净物,故C项错误;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食醋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项正确。 知识点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6.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A ) A.氧气支持燃烧,常作为航天器中的重要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的保护气 C.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 解析: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助燃剂,不能作燃料,故A项错误;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的保护气,故B项正确;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故C项正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故D项正确。 知识点5 保护大气环境 7.空气污染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原因之一。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B ) A.N2 B.PM10 C.He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