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单元导读 1. 学习任务群:外国作家作品研习 在写作方面:学写小小说(教材92页) 2. 人文主题:多样的文化 3. 本单元课文内容:《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 4. 本单元学习任务(教材91、92页) 文体知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定义 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自然、社会) 写人技巧 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 章回体 日记体 自传体 书信体 不同的标准有 不同的分类 篇幅及容量 表现的内容 语言形式 长篇 中篇 短篇 神话 文言小说 白话小说 小说分类 体制 微型 仙侠 武侠 科幻 悬疑 主旨 情节 人物 环境 推动 烘托、塑造 塑造 展现 体现 表现 小说基本要素 探究新知 文体知识 突破困境,终将成长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简介 查尔斯·狄更斯(1812.2.7—1870.6.9),英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 《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他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狄更斯出身寒微,祖父、祖母都长期在克鲁勋爵府当佣人。父亲约翰是海军军需处职员,嗜酒成性,挥霍无度,常常入不敷出。狄更斯仅上了两年小学就进伦敦一家黑鞋油作坊当童工。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家人出狱后,他又进学校念了两年书,终因家贫而再次失学。他一生受到的正规教育,总共才四年。他从小就能演会唱,所以常被父亲带到酒店去表演节目。11岁起就承担了繁重的家务。16岁时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走遍伦敦的大街小巷,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 知人论世 童年不寻常的经历促使他早熟、早慧,亲身体验了社会底层人们的不幸,对他的文学事业大有益处。19世纪50年代,当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后期,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社会两极分化,上层人物穷奢极侈而劳动人民却饱尝失业、贫困、疾病、饥饿之苦。狄更斯打心眼里同情不幸的人们,尤其是像他一样的少年儿童,他在日后的创作中着力描写这个群体。 知人论世 他的小说也带有自传色彩,许多内容的取材来源于狄更斯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全书以深刻反映作家个人生活和际遇为基调。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特指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论断的是法国作家蒲鲁东,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批判现实主义突出的特点是比较广阔和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十分深刻。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等。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现实主义文学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 “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爱的是这一部。 像许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1850)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自传体小说 自传体小说是传记体小说的一种,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这种小说是在作者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