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0153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600721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下面的三幅画像,哪个最符合你心中的孔子形象 《孔子像》 《孔子燕居图》 《孔子读书》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身通六艺者(即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了解孔子】 孔子, 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 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①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②30—50岁,欲仕不能。 ③50—55岁,在鲁从政:县长、建设部副部长、司法部长。 ④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⑤68—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一生经历 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 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论语重要性———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还是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 历史事实———孔子思想只有部分被发展和利用,成为君主专制体制的思想基础。 活动:朗读经典,疏通文意 1. 2.听读课文,自由朗读。 3.结合注释,疏通句意,反复诵读,体会其中的含义。 记字音 好(hào)学 未成一篑(kuì) 八佾(yì) 迩之事父(ěr) 譬如(pì) 子罕(hǎn) 请在文章中找出出现次数较多且你认为是本文重点内容的字词,并据此概括本文所讲内容。 君子 仁 义 礼 学 如何做一个讲仁义守道德遵礼法的君子。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初读文本———学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初读文本———仁 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初读文本———君子 探究一:如何学? 【第一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名作动,吃饭 勤勉 接近,靠近 使动,匡正 表并列 表顺承 译文: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做事勤勉,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第一条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 敏于事而慎于言 第二条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 就有道而正焉 第三条是在行动上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 排除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