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0464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课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13720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述而》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列子·汤问》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杜甫 《赠花卿》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瑟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人,祖籍陇西郡。著有《昌谷集》。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家道衰落,科举坎坷,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偃蹇,27岁英年早逝。 特殊的身世与遭遇,形成了李贺凄艳诡谲的诗风。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瑰丽,在诗史上独树一帜。后人称李贺为鬼才,说他的诗是“鬼仙之辞”,誉他为“诗鬼”。 此诗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红极一时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激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题目解说 . 箜篌:从西域传来的大型弦乐,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四种。李凭善弹的是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三弦,弹时如琵琶坚抱在怀,用两手齐奏。 引:曲调的开头部分。 箜篌引,原以箜篌伴奏的乐府歌曲,这里指诗体的一种。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与歌、行一样,是乐府诗。 《李凭箜篌引》精品课件 《李凭箜篌引》精品课件 如果我们替李凭设计一张箜篌演奏会海报,画面上应该有什么? 演奏者:李凭 乐器: 箜篌 时间: 高秋 地点: 中国(国都长安) 注释 句意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丝蜀桐〕指精美的箜篌,其弦用吴地所产的丝制作,其身干用蜀地所产的桐木制作。 〔张〕弹奏。 〔高秋〕深秋九月。 〔颓〕下垂、堆积的样子。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晴朗的深秋。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注释 句意 〔江娥啼竹〕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二妃娥皇、女英得到消息,挥泪于竹,竹尽生斑。 〔素女〕传说中与黄帝同时期的神女,善于弹瑟歌唱。 〔中国〕即国中,指在国都长安城里。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用典:“江娥啼竹”“素女”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第一层:(1~4句)李凭出场; 诗人避开了叙事性的交代和直说,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空山”句移情于景,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江娥”句,写优美的弦歌声一传出,湘夫人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手法:侧面烘托 《李凭箜篌引》精品课件 《李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