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4440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03 第一章 第二节 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 课件 生物浙科版 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61648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稳态,必修,选择性,科版,生物,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 第一章 内环境与稳态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1.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2.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1.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运用稳态与平衡观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2.科学探究——— 通过探究血浆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3.社会责任——— 通过分析稳态失调的实例,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运用相关知识关心亲友和他人。 一、内环境处于动态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 1.稳态:动物体通过____作用使得机体____环境保持_____的状态称为稳态。 2.稳态实质:内环境中的_____、温度、pH、_____等理化特性都处于_____的动态平衡中。 3.稳态原因: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____和____的活动,使它们产生一些反应来____内环境的变化。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调节 内部 相对稳定 血糖浓度 渗透压 相对稳定 组织 器官 减少 二、各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 1.血糖稳定主要依赖_____来实现。 2.体温的稳定主要依赖____调节来实现,____调节也共同参与。 3.当外界病原体入侵机体时,身体的_____会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体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4.人体内环境稳态是依靠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体液调节 神经 体液 免疫系统 神经 -体液- 免疫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  ) 2.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  ) 3.稳态是由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  ) 4.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厌氧呼吸产生乳酸,因此血浆pH明显降低。 (  ) 5.血糖、体温的稳定主要依赖神经调节来实现。 (  ) × √ × × × 提示:1.× 内环境的稳态体现在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2.√ 3.×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4.× 人体剧烈运动后,产生的乳酸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浆pH基本不变。 5.× 血糖稳定的调节主要依赖体液调节来实现。体温的稳定主要依赖神经调节来实现,体液调节也共同参与。 核心点 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 1.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1)直接参与的器官与系统 ①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道毛细血管。 ②呼吸系统:     。 关键能力·重难探究达成 ③泌尿系统:血管肾脏形成尿液。 ④循环系统:由上述内容可看出血液是所有生命活动的中转站,它的成分能充分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2)间接参与调节稳态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2.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稳态遭破坏的原因 3.内环境稳态失调归纳 (1)理化性质失调:①pH失调——— 酸中毒、碱中毒。酸碱度偏高或偏低均会影响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紊乱;②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 ——— 细胞形态、功能异常;③体温失调——— 体温偏高或偏低均会影响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紊乱。 (2)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失衡:①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②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③代谢废物含量升高可导致尿毒症;④O2缺乏,如缺铁性贫血可导致乳酸中毒;⑤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现象;⑥血糖平衡失调——— 低血糖、糖尿病等。 创新应用 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分析并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