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4863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机械好帮手》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3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3802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二,整体,机械好帮手,上册,科版
  • cover
六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粤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机械好帮手》 大单元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奥教/奥科版 年级 六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2单元《机械好帮手》 单元主题 机械工程师训练营 一一解锁简单机械的奥秘 课时安排 7课时 一、单元主题 “机械工程师训练营一一解锁简单机械的奥秘” 围绕杠杆、轮轴、滑轮、斜面、齿轮五种简单机械的原理与应用,引导学生 理解机械如何优化人力,培养工程思维与创新能力。 二、单元大情景 “校园机械设计挑战赛”学生化身“机械工程师”,完成四项任务: 1.任务一:工具解密行动(《常用的工具》)一一破解日常工具的机械原理 2.任务二:杠杆与轮轴实验室(《巧用小棒》《方便的手轮》)一一探究省 力机械的秘密 3.任务三:复合机械攻坚(《好用的钳子》《晾衣架上的小轮》《传动的齿 轮》)一一设计组合机械装置 4.任务四:坡度优化工程(《适合的坡度》)一一解决斜面效率问题 最终目标:设计“校园安全机械装置”,参加“机械科技博览会”。 三、课程标准分析 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段目标 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56年级) (5-6年级)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34年级) 四、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本单元课程组成 本单元包括《常用的工具》《巧用小棒》《好用的钳子》《方便的手轮》《晾 衣架上的小轮》《适合的坡度》《传动的齿轮》这7课内容。 第二部分:各课核心内容分析 1.第7课《常用的工具》 (1)内容:认识日常工具(如锤子、螺丝刀)的功能,理解工具能省力或 提高效率。 (2)重点:工具的分类与使用场景,初步建立“机械优化人力”的概念。 2.第8课《巧用小棒》 (1)内容:通过杠杆实验探究杠杆原理(支点、动力点、阻力点),分析 省力条件。 (2)重点:杠杆三要素及省力规律(动力臂>阻力臂)。 3.第9课《好用的钳子》 (1)内容:以钳子为案例,分析杠杆的变形应用,理解复合工具中的科学 原理。 (2)重点:杠杆在实际工具中的灵活运用(如费力杠杆增大操作距离)。 4.第10课《方便的手轮》 (1)内容:引入轮轴概念(如方向盘、门把手),探究轮轴省力原理(轮 半径>轴半径)。 (2)重点:轮轴的结构特点及省力条件。 5.第11课《晾衣架上的小轮》 (1)内容:通过晾衣架模型学习定滑轮(改变方向)与动滑轮(省力), 分析滑轮组的作用。 (2)重点:滑轮类型的功能差异及组合应用。 6.第12课《适合的坡度》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