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5175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内嵌视频)

日期:2025-09-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2691658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课,俄国,改革,课件,内嵌,视频
  • cover
新课导入: 二人都是小兵开始当起,都是44岁达到权力最高峰 拿破仑称帝:1815-1804=11年 希特勒任国家元首:1945-1934=11年 一个领导法国打败德国,一个领导德国打败法国 都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欧洲,成为欧洲霸主 人生转折:都在6月22日这一天进攻俄国,都战败于俄国之手。 俄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能够让两个军事天才都惨败呢? 我们从这两个人的迷之巧合说起: 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01 彼得一世改革 问题1、背景、目的、学习对象、性质 问题2、改革内容、影响 02 废除农奴制 问题1、背景、时间、改革者 问题2、内容、影响、性质 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俄罗斯帝国: 占亚欧大陆面积42% 占地球陆地面积1/6 1.俄国的历史发展: 俄罗斯国徽 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13世纪末 16世纪 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形成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莫斯科公国建立 建立统一的俄国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 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成为沙皇俄国。(沙皇”一词来自拉丁语“凯撒”,意即皇帝。) 一、彼得一世改革 2.背景: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农业和手工工厂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俄国 西欧 西欧国家强大 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俄国农奴制盛行 工商业发展缓慢落后 通过两则材料的对比,概括一下当时国际上主要国家和俄国的社会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俄国该如何改变? 彼得一世出访西欧 “拖延就是死亡” 一、彼得一世改革 3.人物简介: 彼得一世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五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 1689年8月,彼得一世推翻了主政的姐姐索菲亚公主的统治,实现亲政。9月,与清政府缔结了中俄历史上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同年10月,英国颁布《权利法案》)1697年,他假扮成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并虚心学习;他又聘请外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回国后,开始仿效西欧发达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1721年,彼得一世被俄国参政院尊奉为皇帝,获得“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的称号。“沙皇俄国”的名称也正式改为“俄罗斯帝国”。 彼得一世 一、彼得一世改革 4.目的: 出发:1697年3月9日,彼得派遣了一个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彼得·米哈依洛夫”装扮成一个下士随团考察。 第一站:瑞典控制下的里加 第二站: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一周、火炮射击) 第三站: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造船厂当了4个月的学徒 第四站:伦敦(学习造船理论、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 第五站:波兰华沙(双方达成共同对抗瑞典的共识) 在英国,彼得一世参观了科学院、牛津大学,拜访了牛顿,旁听了英国议员的辩论。在英国参观了海军造船厂,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 结束:1698年8月25日,彼得结束一年半的访问,回到莫斯科,并招募了各种专门人才共计640人。 通过此次西欧之行,彼得发现了俄国人思想的封闭和生产力的极端落后,这让彼得感觉到了改革的紧迫性!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全面推行改革。 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初见波罗的海的彼得 彼得学习造船雕像 一、彼得一世改革 5.改革内容: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改革领域 改革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