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数学北师大版 高二上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1.3直线的方程 在平面内,需要知道哪几个条件,才能确定直线的位置? 答:两点 一点 + 斜率. 若直线l经过点,斜率为2,点在直线上运动,那么 点的坐标和之间满足什么关系? 答:设上不同于点的任意一点,如图所示. 即得方程. 这说明:直线上任一点的坐标都满足. 可以验证,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上, 所以就把方程叫做直线的方程. 一般地,如果一条直线l每一点的坐标都是一个方程的解,并且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l上,那么这个方程称为直线l的方程. 直线经过点,斜率为 上不同于点的任意一点, 由直线的斜率得: 即得方程. 由上述推导过程,我们可知:经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的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反之,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每个点都在直线上. 如果已知直线上一点,斜率为, 方程称为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直线经过点,斜率为 上不同于点的任意一点, 由直线的斜率得: 即得方程. 由上述推导过程,我们可知:经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的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反之,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每个点都在直线上. 如果已知直线上一点,斜率为, 方程称为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点斜式方程不能表示平面内所有的直线,当斜率不存在时,不能使用点斜式.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的方程是 . 如果已知直线上一点,斜率为, 方程称为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如果已知直线上一点,斜率为, 方程称为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特殊地,当直线l的斜率为0,即k=0时,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直线方程为y=(如图1-11(2)). 若直线l经过点(O,b)且斜率为k,则方程中的点就可以为点(0,b),所以该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为y-b=k(x-0),即y=kx十b. 如果已知直线上一点及斜率,它的点斜式方程: ,即,我们称为直线在轴上的截距,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只要确定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即可,同时要特别注意截距和距离的区别. 已知直线l的斜率与直线3x2y=6的斜率相等,且直线l在x轴上的截距比在y轴上的截距大1,求直线l的斜截式方程. 解: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为, 故设直线的方程为y=x+b, l在x轴上的截距为b,在y轴上的截距为b, 所以b b=1,b= , 所以直线l的斜截式方程为y=x . 由条件先求出直线的斜率和y轴上的截距,再套用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求斜率是直线x y+1=0的斜率的3倍,且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经过点P(3,4); (2)在x轴上的截距是5. 解:由x y+1=0,得y=x+1, ∴直线x y+1=0的斜率为1. 由题意可得,所求直线的斜率k=3. (1)所求直线的方程是y 4=3(x 3),即3x y 5=0. (2)由题意知直线经过点(5,0), 所求直线的方程是y 0=3(x+5),即3x y+15=0.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的方程: (1)过点P(4,3),斜率k= 2; (2)过点P(2, 5),且与x轴平行; (3)过点P(3, 1),且与y轴平行. 解:(1)直线过点P(4,3),斜率k= 2,由点斜式得y 3= 2(x+4), 所以所求方程为2x+y+5=0. (2)直线过点P(2, 5),且与x轴平行,则斜率k=0,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y+5=0(x 2),即y= 5. (3)直线与y轴平行,说明斜率不存在, 又因为直线过点P(3, 1),所以直线的方程为x=3. 例8求经过A(—5,0),B(3,—3)两点的直线的方程. 解:由经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可得 k==-所以该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为 y-0=-(x+5), 即 3x十8y+15=O(如图). 形式 条件 直线方程 应用范围 点斜式 斜截式 斜率存在的直线 在y轴上的截距为b,且斜率为k 斜率存在的直线 直线过点, 且斜率为k 课堂小结 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