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5218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696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江苏省,次月,答案,试题,语文,第一
  • cover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 语文练习 (总分: 150分, 时长: 150分钟) 2025年9月3日,我校在组织师生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后,开展了“铭记历史,筑梦未来”一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积累运用———启文化之旅(29分) 乘着缤纷秋色启程,邂逅诗和远方,奔赴理想篇章。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相关小题(9分) 金秋时节,我们携手漫步于九年级语文的智慧园林,在前三个单元的知识沃土中深耕细作,收获了语言的芬芳与思想的启迪。这段旅程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汉语的博大精深,还让我们触摸到了民族的灵魂与血脉,更在心灵的深处播下了成长的种子。 读着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树一树的花开,(pīng) ,婷地怒放着;读着毛泽东的《沁( )园春·雪》,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银装素裹的广(mào)()天地;读着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长廊,看见一位伟人“踏遍群山”、“走遍大地”的足迹。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赤子之心,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山河紧密相连。《乡愁》中的那枚邮票、那张船票、那方坟墓、那湾海峡,不仅是民族历史与祖国命运的深刻象征,更是余光中个人情感的载体。梁启超、雨果等中外现代作家或谈人生,或议社会,或论教养。从职业境界到人类良知,再从文明尺度到个人修养,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完整图谱:当以敬业乐业立身,以正义良知立心,以优雅教养立世。范仲淹、欧阳修等古代圣贤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从人生失意到精神超脱,共同绘就了中国文人最动人的精神画卷。 (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领略( ) 沁( )园 (pīng)( ) 婷 广(mào)( ) (2)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3)请从你初中课文中选一篇,仿照语段开头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展示你的收获。(3分) 2.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用典”是诗人在诗歌中常用来传情达意的写作手法。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诗歌及作者 典故 诗句 作用 《行路难(其一)》(李白) 姜尚钓鱼伊尹梦日 (3) , 。 表明作者对前途抱有幻想。 语文 第1页(共8页) 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 (4) , 。 表现诗人对抱负终能施展的坚定信念。。 《水调歌头》 (1)( )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5)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把酒问月,点明饮酒赏月的内容。 (2) 《 》(刘禹锡) 化用“闻笛赋”与“烂柯人”两个典故。 (6) , 。 表达对旧友的悼念,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3.综合运用(共10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事,也应该像天道那样,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请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完成下面的活动。 (1)下面是活动计划表,请你补充设计空缺的活动形式。(2分) 活动环节 活动形式 活动目的 探究内涵 举办一期知识竞赛 学习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 寻找榜样 分享有关“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 发扬精神 开展一次演讲比赛 引导同学们践行和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 (2)校团委邀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请你结合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内容,仿照给出的上句,完成宣传标语的下句。(2分) 追求远大理想,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时刻彰显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传承伟大使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勇做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 上句:追求理想彰显爱国精神 下句: (3)在“一首诗歌显自强”活动中,学校为了激发同学的参与热情,向大家征集诗歌,请你完成下面的诗歌创作。(3分) 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