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5366

3.5 塑造地表的巧手 分层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5185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塑造,地表,巧手,分层,练习,答案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层作业 单元 第三单元地表的变化 课题 5.塑造地表的巧手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多样的,了解外力作用(如流水、风、冰川等)和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对塑造地表形态的影响,能识别常见的地形类型。 科学思维目标:能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地形的特点,分析其形成的可能原因;能根据相关现象和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 探究实践目标: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或模拟活动,探究外力(如流水侵蚀、风力搬运等)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关于地表变化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态度责任目标:对地球表面的变化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欲;认识到地球表面的变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树立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理解掌握 练一练 预估时间 1.地球表面的地形主要有( )、( )、( )、丘陵、盆地等类型。 2.( )作用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 )作用则使地球表面趋于平坦。 3.流水的侵蚀作用可以形成( ),风力的沉积作用可以形成( )。 4.( )和( )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会对地表形态产生剧烈的影响。 4分钟 实验探究 做一做 预估时间 5.模拟流水侵蚀实验 实验材料:塑料盒、泥土、水、小水壶。 实验步骤:在塑料盒里铺上一层泥土,模拟( );用小水壶装水,模拟( ),缓慢将水倒在泥土上,观察泥土的变化。 实验现象:水流经过的地方,泥土被冲刷,形成小沟壑。 实验结论:流水具有( )作用,能改变地表形态。 第五题 第六题 6.模拟风力搬运实验 实验材料:风扇、细沙、托盘。 实验步骤:在托盘里放入细沙,用风扇模拟( ),对着细沙吹风,观察细沙的运动情况。 实验现象:细沙被风吹起,向风扇吹动的方向移动。 实验结论:风具有( )作用,能使地表的物质发生( ),进而影响地表形态。 6分钟 实践应用 固一固 预估时间 7.我国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原因。 分析: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垦等活动,( )破坏严重。流水的( )作用强烈,使得黄土高原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6分钟 迁移创新 试一试 预估时间 以下( )地形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 A.峡谷 B.角峰 C.沙丘 D.三角洲 2分钟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预估时间 辨论会。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2分钟 参考答案: 理解掌握 练一练 1.山地、平原、高原 2.内力、外力 3.峡谷、沙丘 4.地震、火山喷发 实验探究 做一做 地面、降雨、侵蚀 风、搬运、移动 实践应用 固一固 7.植被、侵蚀 迁移创新 试一试 8.B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9.正方(利大于弊)观点: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利大于弊。首先,人类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如三峡大坝,既能调节水资源分布,缓解水旱灾害,又能利用水力发电,为社会发展提供清洁能源,改善了能源结构。其次,农业生产中的土地开垦和改良,使许多原本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增加了粮食产量,保障了人类的粮食供应。再者,城市建设中合理的规划与建设,打造了便捷的交通网络、舒适的居住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些都是人类活动积极改造地表、带来巨大益处的体现。 反方(弊大于利)观点: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弊大于利。人类过度的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许多地区出现土地荒漠化,原本 lush(葱郁的)的山林变成了荒芜的沙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中,大量的废弃物排放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使得地表环境质量下降。此外,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等,不仅会导致地表塌陷等地质问题,还会引发一系列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