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5429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件(3份打包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4)

日期:2025-09-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43027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下载,上册,九年级,人教,3份
    (课件网) 跨学科实践活动4 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 【活动分析】 氧气是空气中的一种重要成分,是生物体呼吸不可或缺的物质,也是工业生产的必备原料。供氧机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氧气制取、性质和相关用途的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内容】 活动一 了解实验室和工业制取及收集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Ⅰ.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   。 分液漏斗 (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并收集一集气瓶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3)F是密封良好充满空气的单气阀充气袋,现用F收集一袋较纯净的氧气,则导气管口b、c连接之前需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 。 Ⅱ.如图为工业制取氧气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AC(或AE) 排尽充气袋内的 空气  (4)洁净的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其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5)液态空气在空气分馏塔中蒸发可分离出氧气和氮气,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  (填“密度”或“沸点”)不同而将氮气和氧气分离。 (6)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 混合物 氮气 沸点 木条熄灭 活动二 设计和制作供氧器 化学课上,某小组同学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了一套简易“供氧器”。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氧气) (1)根据设计的“反应装置”,写出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H2O+O2↑ (2)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 (3)为制取干燥的氧气,装置接口连接的正确顺序为  (填字母)。 A.a→b→c→d B.a→b→c→e C.a→c→b→d D.a→c→b→e (4)当反应停止,取出“储气装置”中氧气的操作为  .  。 集气瓶 C 将水加入分液 漏斗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进入集气瓶中,将氧气排出 [活动一] 认识制氧机 (1)观察窗的作用是   。 (2)加湿仓的作用是   。 观察是否有气泡和产生气体的快慢 洗气,使氧气具有一定的湿度 [活动二] 选择制氧剂 实验一:过氧化氢 小组设计了图乙实验装置,用表中溶质质量相等的四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在集气瓶中加满水,锥形瓶中加入0.2 g MnO2,注入溶液,记录并处理20 min内数据如图丙。 编号 浓度/% 体积/mL ① 5 9.11 ② 15 2.89 ③ 25 1.66 ④ 30 1.37 (3)检查图乙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  。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④比③产氧量少,可能的原因是   。 堵住末端导管口,将注射器活塞拉 动到一定位置,松开手后,活塞回到原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 反应放出大量热,使反应物减少 实验二:过碳酸钠 往锥形瓶中加入a g过碳酸钠、0.2 g MnO2和9.11 mL水,待反应完全后收集到约159.1 mL水(产生氧气的量与上表中试剂得到氧气的最大量相等)。其他试剂质量相等,再分别用不同体积的水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20 min内数据如图丁。 (6)a=   g(氧气密度为1.43 g/L,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 (7)由图丁可得出的结论是  . 。 1.4 过碳酸钠的产氧速率随加水量的增加 而增大 [活动三] 制作供氧器 (8)综合分析,选用过碳酸钠作制氧剂的理由是  .  。 (9)学习小组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了如图戊的简易供氧器。与真实产品对比中,形成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产氧和洗气装置组合不用一体化 B.内部气体流向采用高进低出方式 C.特定需求是选择制氧方法的重要依据 D.制氧机要符合美学、工程、安全等标准 便于携带,能持续平 稳地提供氧气  A 谢谢观赏!(课件网)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栏目导航 学习目标 课堂探究 课后巩固 学习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