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6967

【精品解析】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提升卷)

日期:2025-09-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94720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七,提升,开发,利用,合理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提升卷)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2025·滨城模拟)春节档热播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的记录,电影中有很多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场景。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浇灭燃着的木柴———降低着火点 B.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蜡烛熄灭———隔绝空气 C.设置隔离带,防止森林火灾蔓延———降低温度 D.红磷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红磷不是可燃物 【答案】B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的同时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隔绝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或者清除可燃物与可燃物的接触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A、用水浇灭燃着的木柴,其灭火原理是降低木柴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蜡烛熄灭的原因是隔绝空气与石蜡的接触,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设置隔离带,防止森林火灾蔓延,其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红磷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的同时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隔绝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或者清除可燃物与可燃物的接触来达到灭火的目的来解答。 2.(2025·河源模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不需要标记的图标是 A.护目镜 B.热烫 C.明火 D.用电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燃烧和爆炸实验 【解析】【解答】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并且可能会有火星溅出,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所以在进行该实验时,需要佩戴护目镜来保护眼睛,故不符合题意; B. 木炭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实验过程中接触到高温的容器或燃烧的木炭有可能会导致烫伤,因此需要标记热烫图标来提醒实验人员注意避免烫伤,故不符合题意;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本身就是明火现象,木炭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实验中需要注意防火,防止火灾的发生,所以明火图标在该实验中是需要标记的,故不符合题意;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主要是利用木炭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整个过程不需要使用电力设备,所以用电图标在该实验中不需要标记,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3.(2025·东莞模拟)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子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B.火柴头斜向下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高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小 D.由图中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答案】D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子扇动加快了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而不是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故A选项错误; B、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增高也不能降低,火柴头斜向下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头斜向下时,火焰对火柴梗的加热效果更好,能使火柴梗更容易达到着火点,故B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而且受热会使二氧化碳密度变小,聚集在烧杯上方,所以高的蜡烛会先熄灭,但这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小,故C选项错误; D、镁在二氧化碳中也可以燃烧,所以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扇子扇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扇动加快了空气流动导致温度降低进行分析; B、根据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增高也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